我国农村农业进展论文 2 篇 第一篇 1 农业进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处银川市核心区,现有耕地面积 0.7 万 hm2(包括设施农业、露地经济作物、粮食作物面积),农民人均耕地0.13hm2。耕地资源短缺已成为金风区农业进展的制约因素。随着城市建设的推动,近郊农业面积逐年减少,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设施农业生产的重点区域转向了离城市较远的移民地区良田镇,由于历史等原因造成农民文化素养较低,接受能力较慢,不能完全满足设施农业生产需要。 1.1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效益提升缓慢随着每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维修改造,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改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耕地灌排设施落后(灌溉土渠、排水不畅);温棚滴灌、卷帘机、保温棉被等先进装备覆盖面还相当小;设施生产科技含量不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快速进展的要求;相当一部分农业设施由于年久失修,墙体破旧,钢架扭曲,已接近无法生产的程度,严重影响设施生产。 1.2 农产品流通不畅,距“精品”还有差距造成农产品流通不畅的原因主要有:①没有田间市场,不能形成市场效益(农产品不够集中,大客户收购困难,费时费事,不愿来,小商贩故意压低价格,造成买卖难)。②没有足够的冷库,农产品无法储存,上市集中时价格下降,造成农民丰产而不能丰收。③农产品品牌效益还较低。近几年,虽然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培育了“潘杨锦旺”“沃福百瑞”“灵汉水产”“旺锦妍”等农产品品牌,但没有形成品牌效益,和“精品农业”的要求差距相当明显。 1.3 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多,但带动效果不明显①由于地域优势,落户我国农村辖区的农业龙头企业虽然多,但原料供应几乎全部从外省市调运,与农民未形成双赢;②农业合作组织较多,但大都是各干各的,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的相对较少。造成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带动作用不明显。 1.4 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兼业化,农业副业化现象严重据测算,金风区农户种植 0.07hm2 粮食作物 1 年的净利润相当于 1 个人进城务工 10d 的工资收入,由于金风区农民离城市近,大量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的同时而兼顾农业,使得农业生产变为副业生产。 1.5 土地流转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以乡(镇)政府或村委会代行中介服务职能,在土地流转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盲目行为。个别村存在在未落实经营者的前提下,盲目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经营权,由村集体经营,加重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