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讨论方法的进展历史趋势:多样与综和 当代科学的特点是一面高度分化,一面又高度综合,这就要求人们的思维方式朝着一体化和综合化的方向进展。文学虽不同于科学,但科学不能不给予它以深刻和巨大的影响。当今,文学讨论一体化和综合化的趋势已日趋明显,建立多样、综合、整体化的文艺学讨论方法体系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建立多样、综合、整体化的文艺学讨论方法的历史趋势,主要看文学艺术对象是否提供可能性,文艺学讨论的历史经验是否提供必要性,人们的思维方式是否提供可行性。 (一)文艺学讨论对象的丰富性、系统性与文艺学讨论方法的多样性、综合性 讨论方法作为认识的工具,始终受制于讨论对象,它是对象的“类似物”,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手段,借助它使主观方面与客体保持相互联系”[①]。因此,依据讨论对象及其特征,才能产生相应的讨论方法。毫无疑问,文艺学的讨论对象是文学,问题在于如何看待文学。 文学是自然科学、哲学、神学的附庸,是一个独立实体,还是一个系统,这在人类认识的不同历史阶段,认识是不同的。在古希腊美学和文学思想的萌芽时期,把文学和美当作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到黑格尔,始终把文学看作是哲学的一个环节;中世纪神学则把文学作为维护宗教统治的工具;当今,文学被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根据现代系统观,宇宙万事万物无不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文学也不例外。与自然系统相比,它是由人“根据一定的原理”制造的“所谓立体性地统一起来的一个整体”[②]。当属人工系统。作为人工系统,它既是人与自然结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又是与社会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双向联系的开放系统、动态系统,它所具有的要素、结构层次、功能远比自然系统丰富和复杂。系统原则揭示,文学内部的各个要素(作家、作品、读者;生活、创作、欣赏等等)都不是孤立的,它既自成系统,又与其他各子系统发生联系,构成一个综合化的大系统。不仅如此,它还置于艺术文化背景之中,与其他门类的艺术构成艺术文化系统。文学要存在、进展,又必须与社会各个方面发生关系,不断互相传递信息,进行系统的反馈运动,来实现自身的反馈调节运动。因此,文学本身就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网络复合系统。 实际上,文学系统的内部要素、结构、功能远比这丰富复杂。即便如此,也可略见一斑。文学对象的丰富性和系统性,为建构多样、综合、一体化的文艺学讨论方法体系开辟了无限宽阔的前景。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