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社会保障审计工作的创新 摘要:社会保障资金作为社保体系存在与进展的基本物质保障,其运行和管理状态直接影响着社会和谐,关系到人民的自身利益。所以,不管是人民或是政府对于社会保障审计的要求都越来越高。然而社会保障的资金覆盖面较广、量大且种类多、运营的环节复杂,致使社会保障的审计工作困难。本文针对国内的社会保障工作审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审计工作要点。 关键词:新常态;社会保障;审计;质量;监督 我国社保体系是经济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资金是社保的物质基础,而保障基金不但关系到社会和人民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社会安全与稳定,因此对于社会保障基金的审计不断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保障审计工作现状 社保基金的来源很多、使用的范围较广、且业务运行中存在许多薄弱的环节,完善的监督制度是确保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安全的基本条件。有效的监督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监督制度完善两个方面。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设置了监督部门,社保的经办部门设置了审计管理处,但普遍侧重于基金的征缴监督,而忽略了基金的使用与管理监督。一些地方尽管创立了社保基金管理委员会,但由于缺乏专职办事部门机构,作用不大。此外,目前我国审计人员无论是理论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层次、审计技术方法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技巧等方面,与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存在很大距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审计的质量,减弱了规避审计风险的能力及审计监督工作的力度。尤其在经济进展的新常态下,外部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同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完善审计制度作出了重大部署,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而社会保障审计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审计能力,提升监督服务水平,才能适应新常态下社会保障审计的要求。 二、新常态下创新社会保障审计工作的要点 (一)转变审计工作思路 社会保障审计不仅要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应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化讨论。因而要转变传统的审计工作思路,不能只局限于发现问题,而是要从错弊审计向绩效审计进展,要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作用,要着眼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反腐败”等政策措施的落实,正确把握改革和进展中出现的新情况,从完善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新问题,总结经济运行中的经验和做法,提出审计建议,为决策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信息和智力支撑,促进深化改革和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