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会计法规,认可的是实际成本法。大多数外资企业和国外 ERP 软件,均要求标准成本法,所以其间产生了矛盾,同时,也产生了需求:在中国投资的国外企业,要求会计体系符合中国会计制度要求,即实际成本法。同时提供国外母公司的报表要求,即标准成本法。我们见过这种既能满足标准成本法,同时又能满足实际成本法核算要求的 ERP软件吗?可能有人会说,有的,XXX 软件就行。但可能不是这么简单。应用 ERP,并且支持两种差异巨大的会计核算体系,其难度是显而易见。这里就简单说几点标准成本核算体系和 ERP 系统设计思路:1、业务数据按单据设计规则,在保存或审核确认时,即自动生成会计凭证,保存在业务系统的凭证库中。假如业务人员要修改业务数据,会计凭证也随着业务数据的变化而变化;2、采购差异数据、生产差异数据的汇合,是利用业务系统会计凭证传到总账系统中后,财务归集计算得到的。业务系统不进行成本计算,只作标准成本数据搜集、分析、汇报与管理;3、所以业务数据,必须在作业开始前,先制定出相应的标准数据,如标准工时、标准成本等;4、。。。这几点,在实际成本法核算体系下,肯定不好用。当然,实际成本法也有一套类似的管控方法。但是均是在实际业务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与总结后,再用之检查和指导业务。根据辩证法的观点:实际成本法是先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循环。而标准成本法,是先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标准成本 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不仅间接费用是估计的,而且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也是按估计的数字来计算的,这种成本的计算方法称为标准成本制度。(一)标准成本的性质: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转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在典型的实际成本制度中,间接费用是按事先规定的比率分摊到产品中去的,而标准成本制度也同样的办法处理。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是对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计算方法不同。实际成本制度采纳每种产品实际发生直接成本数额;而标准成本制度则采纳从直接材料和直接人中,产生的标准单位成本,有的会计制度规定存货用标准成本记账,有的会计制度规定存货,既用标准成本,也用实际成本记账。(二)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比较:就直接材料来说,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就是制造单位产品时所需要的标准材料用量和这些材料在正常情况下的价格(标准价格)的乘积。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确定标准直接人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直接人工成本,是标准小时工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