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模 一、模具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1)了解橡胶制品的材料种类、材料硬度、收缩率; (2)橡胶制品分型面、撕边槽、余料槽的合理选定; (3)模具结构合理、定位可靠、模腔数量适当、便于加工和使用; (4)模具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力求外形小、重量轻。 二、 模具分型面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制品工作面、制品高度、脱模、制品外观要求等因素。 (1)工作面 制品的工作面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工作面用于固定密封部位,动态工作面用于活动密封部位。如带骨架的油封,外径为固定密封,内径为活动密封。设计时模具的分型面应尽量避开制品工作面。(2)制品高度 模具分型面选取不当,往往给制品取出造成困难,有时需采纳铜针或钢针挑取,这样生产效率低、影响产品质量和外观。凡制品高度超过 3mm 或带有骨架产品,在设计模具时都应该考虑制品排气和取出方便,否则产品易产生气泡、缺料。 另外,模具分型面的选取必须考虑到产品易脱模。对工字形产品而言,胶料硬度低 (邵尔硬度 65 度以下)、壁厚 (2mm 以下),一般采纳拉、推、拽等方法强行脱模;但对于硬度高 (邵尔硬度> 65 度)、壁厚 (>2mm )或带有骨架的产品,一般采纳活动式哈呋条结构,这样制品很容易取出。(邵氏硬度 K 是指用邵氏硬度计测出的值的读数,它的单位是“度”,其描述方法分 A、D 两种,分别代表不同的硬度范围,90 度以下的用邵氏 A 硬度计测试,并得出数据,90 度及以上的用邵氏 D 硬度计测试并得出数据,所以,一般来讲对于一个橡胶或塑料制品,在测试的时候,测试人员能根据经验进行测试前的预判,从而决定用邵氏 A 硬度计还是用邵氏 D 硬度计来进行测试。)三、外形尺寸和模具材质 确定模具外形尺寸时,首先必须考虑制品的几何形状、模腔的数量、硫化设备和模具加工设备、年需求量等因素。为了合理掌握模具模腔数,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需求量很少的,可采纳一模一穴,这样既满足了需求量,又缩短了加工周期;(2)对需求量很大的,形状简单的可采纳一模多穴,这样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降低了单件成本,同时具有一定的市场竟争力;(3)对于形状复杂或带有骨架的制品,模腔不宜过多。 其次要考虑到模板的强度、刚度,模板过厚,强度和刚度都能保证,但模具笨重,不便于操作;相反,模板过薄,强度和刚度达不到要求,易变形。 再次要考虑到模具的材质,对于注塞、料杯、模板等非型腔类的选 45 钢、B20H 等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