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求解 PERT 图在以往的项目建设中,编制项目进度计划常常采纳甘特图(或称横道图)来表示,甘特图简单明了、形象直观,但不适合用于大型和复杂信息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监理工作。 因为甘特图不反映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因而难以确定某项工作推迟对完成工期的影响;当实际进度与计划有偏差时也难以调整。另外,甘特图虽然直观清楚,但只是计算的结果,而一项工作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却是需要通过计算来实现,甘特图并没有给出好的算法。 网络计划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两种计划方法是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简称 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简称 PERT)。CPM 和 PERT 是独立进展起来的计划方法。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CPM 是以经验数据为基础来确定各项工作的时间,而 PERT 则把各项工作的时间作为随机变量来处理。所以,前者往往被称为肯定型网络计划技术,而后者往往被称为非肯定型网络计划技术。前者是以缩短时间、提高投资效益为目的,而后者则能指出缩短时间、节约费用的关键所在。因此,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以获得更显著的效果。 信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如新技术、需求变化、到货延迟,以与政策指令性影响等。因此,整体工程进度计划与控制大多采纳非肯定型网络计划,即 PERT 网络模型。 信息工程项目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步骤如下:①绘制网络图;②网络计划计算;③求关键路径;④计算完工期与其概率;⑤网络计划优化。步骤 1:绘制 ERP 项目网络图 本文主要以某公司(中小型企业)ERP 项目建设为例,讲述网络计划技术在信息工程项目监理工作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1) 定义各项工作(作业) 恰当地确定各项工作围,以使网络图复杂程度适中。 (2) 编制工作表 首先是根据实施厂商的实施方法和业主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 ERP 项目工作清单(如表 1 所示),并确定各项工作的先行工作。在工作定义过程中,应考虑有关项目和项目目标的定义、说明以与历史资料。工作定义过程结束时,要提交的成果之一就是工作清单。工作清单必须包括本项目围的所有工作,应当对每项工作列出文字说明,保证项目成员准确、完整地理解该项工作。 其次进行项目描述。项目的特性通常会影响到工作排序的确定,在工作排序的确定过程中更应明确项目的特性。 再次,确定或估量各项工作时间。估算的方法在后面介绍。 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