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审计风险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进展,使社会大众更加关注于审计行业,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对被审计单位审计风险做出评价,考虑重要性水平及风险和重要性,可以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把握风险。 1 审计理论基础 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是审计风险重要内容,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决定审计风险,在一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根据风险计划进一步审计步骤,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关系,控制其检查风险。以战略经营风险为导向,检查风险的可接受程度,对企业进行审计是现代审计一大特点。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在执行审计工作时最终目的是让财务报告更有效,有效的控制风险,针对风险设计和实施,需要对企业的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以能够得到更合理恰当的审计证据。任何审计证据都有其自身缺点,要依据成本效益原则运用的选择性测试方法,取得审计证据后评价充分性和适当性,对检查风险的把控能更好的把握审计风险。为了有效辨别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项目组人员必须实施风险评估,更好的了解企业及其环境,风险评估程序作为执业工作必备步骤,应根据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得信息。询问是项目组了解被审计单位重要来源,通过讨论不同数据之间潜在关系,辨别出重大错报风险,对比较结果进行考量,检查其文件及内部控制会议记录及报告,了解被审计企业的内部控制,实地盘点厂房等设备,评估财务报表项目风险因素重大错报风险。 2 煤炭企业审计风险现状和重点 作为“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当今国内煤炭产量迅猛进展,奠定了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和原料的基础。国内煤炭的资源十分丰富,国内的煤炭挖掘与耗费基本保持一致,但由于资源赋存条件差异较大,造成了煤矿市场供需失衡,优质资源储量相对不足。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国外进口情况也会影响我国煤矿的需求,国内煤矿开采成本日益增加,炭企业的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使得煤炭行业面临较大的困境,对煤炭行业的进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同时各个地方政府互相也存在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煤炭企业审计风险。对煤炭单位进行审计工作,尤其是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煤矿企业,是对单位中各种经济业务,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进行的独立性评价。煤炭企业是在国家计划管理和政策指导下,根据一定的程序和规律进行生产经验活动,企业所进行的运营行为要严格根据国家规定的财政法规,对企业资源进行经济的有效利用,以提供优质煤炭产品,围绕原煤、洗(选)煤的生产经营为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