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审美特性讨论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爱情的审美特性表现在:1、在认识论意义上,男女双方相互认同;2、在本体论意义上,男女双方彼此统一;3、在感情论意义上,男女双方两情相悦;4、在意志论意义上,男女双方相互趋同。 [关键词]相互认同彼此统一两情相悦相互趋同 爱情是个非常奇异的领域,爱情的审美特性尤其具有一种玄奥与神奇意义。本文拟探讨一下爱情的审美特点,以期在爱情的认识上能对人们提供帮助。 一、相互认同:爱情审美的认识论意义 在审美推断、审美评价活动中,人是通过自己的审美观念来衡量和确认对象的。具体地说,只要客观对象的本质和特点等符合人的审美观念,人就认为客观对象美,就给客观对象以美这样由衷的审美认识、审美反映、审美推断或审美评价。这里,客观对象的本质和特点等符合人的审美观念,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意义讲,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对客观对象的一种深刻认同。爱情审美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意义上同样具有这种特点。 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对贾宝玉、林黛玉的初次见面是这样描写的:黛玉一见(宝玉),便大吃一惊,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的,何等眼熟!……”宝玉看罢,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他们彼此都获得了一种“似曾相识”的异样感觉。作品描写的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里具有普遍性。 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意义讲,这种“似曾相识”的异样感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美学家蔡仪这样讲:“男人心目中的美女人,女人心目中的美男子,偶然见到合意的对象,往往是一见倾心,感到确实是非常之美。小说中、戏剧中描写这种情况的很多,《红楼梦》里面,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的时候,林黛玉想,贾宝玉也想,他们同时都想,好象在那里见过。实际上是平常生活中得到的一种美的观念,就是对方那个样子,因而就相爱。”①“平常生活中得到的一种美的观念,就是对方那个样子”,这不就是指,自己的审美观念认同了对方,认同了对方的面貌、气质或神态吗?可见,这种“似曾相识”的异样感觉,就是一种认同,一种深刻的感受上的认同。正是这种深刻的感受上的相互认同,构成了爱情审美的认识论意义。 现代科学的一些讨论成果也为爱情审美的这种认识论意义提供了证明。 德国《彩色画刊》1996 年 1 月 11 日在《一见钟情有科学根据》一文中报道:“科学家对产生爱情的化学作用进行了讨论。瞬间产生的爱情不再是秘密:男人和女人各自把所梦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