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教学多元智能理论运用 自从上世纪 90 年代引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针对传统一元化智能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后,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国内诸多学者在如何把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化的探讨。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众多学者针对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教育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化的讨论,主要归结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理论与教学情境相结合。任君庆[1]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构成,提出构建以高新技术为方向、以企业和行业为依托、产学研密切结合的高职情境化教学与学习环境。曾晓洁[2]分析、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所主张的“智能本位”和“情境化”评估的评估理念及评估的多元化原则、真实性原则和进展性原则。 2.智能理论与高职课程相结合。蒋满英[3]将多元智能理论和当前的项目课程及项目教学法相结合,探讨了“项目型多元智能”的高职课程模式。 3.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徐亚辉[4]认为,老师应当把教学工作当作“专业”进展,要不断地“反思自我”和“自我更新”,不断完善教学结构;对教学对象应当进展“教育性理解”和个性化教学,运用多元智能使老师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成为现实,促进老师专业进展。甘玲玲[5]认为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八项基本智能,强调人的智能存在差异性,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智能差异,实行多元化的教学,并应用到教学当中。龙伟忠[6]从进展学生多元智能、培育学生成才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能力,并提出进展学生多元智能的措施。 4.智能理论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段美荣[7]认为高职院校当前考核方法传统、单一,考核内容侧重认知能力、忽视实践能力,体现不出“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多元智能理论重视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及考核方法与考核内容的多元化、重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展,其教育观与考核观与高职教育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左明章[8]讨论了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学习绩效评价的理论指导作用,分析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学习绩效评判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学生学习绩效评判的策略,并且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示例来阐述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学习绩效评价的过程与方法。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由于中央大力支持物流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