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不当得利及制度检视

论不当得利及制度检视_第1页
1/10
论不当得利及制度检视_第2页
2/10
论不当得利及制度检视_第3页
3/10
论不当得利及制度检视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受利益,致使他人受损失的事实。不当得利既可以基于一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而发生,如基于合同而占有另一方当事人的财产,合同被宣告无效或撤销后,依据合同而取得的财产权便成为不当得利;也可以基于自然事实而发生,如邻居家池塘的鱼跳入己家池塘,这也构成不当得利。因此,不当得利本质上是一种事件,不以得利人有行为能力或识别能力为前提。不当得利是债的发生根据之一。不当得利成立后即在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产生不当得利之债,受益人应向受损人偿还其无合法根据而获得的利益。 不当得利制度的设立是我国民事立法的重大进展,旨在调整私法上无法律原因的财产变动,平衡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侧重保护受损人的合法权益。讨论其构成要件有利于提高其在实务中的可操作性,而对于不当得利制度的检视则对完善该项制度有所裨益。 该项制度的宗旨是运用恒平观念来纠正这种不正当、不合理的损益变动,调整私法上无法律上原因的财产变动,平衡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受益,致使他人受损,在受益人和受损人之间产生债权债务关系,获得不当利益的受益人为债务人,因此受到损害的受损人为债权人。不当得利制度渊源于罗马法,罗马法依不当得利的发生原因承认个别的诉权。1882 年的瑞士债务法开始把不当得利列入债的发生原因,使之一般化,确立了统一的不当得利请求权。在不当得利的进展中,公平正义的衡平思想有着重要地位,使不当得利的原因由罗马法中主要基于给付行为不当得利的领域,扩展至给付行为以外的事由,并使之进展为一项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简称《民法通则》)第 92 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得利返还受损失的人。这是我国民法确立不当得利制度、民事审判实务解决不当得利问题的基本依据。 一、我国不当得利的社会根源 “君子好财,取之有道”。所谓道者,即是法律和道德,在蒙昧社会里也就是所谓公序良俗。反之,违反这些社会法律规范而取得财产权益即是不当得利。这应当被理解为我国 2000 多年以前不当得利制度思想的雏形表现,只是当时我国还处于奴隶社会阶段,施行民刑不分的司法制度,还不具备完整的成文法律更没有现在我们所称谓的不当得利制度罢了,可见不当得利制度的理念在我国有着较早的社会根源。人们对财宝追求永不满足的欲望,注定财宝的多寡客观地成为衡量一般人事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不当得利及制度检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