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贷款保险对小额贷款发展的效能研究

贷款保险对小额贷款发展的效能研究_第1页
1/16
贷款保险对小额贷款发展的效能研究_第2页
2/16
贷款保险对小额贷款发展的效能研究_第3页
3/16
贷款保险对小额贷款进展的效能讨论 摘要:银行贷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让贷款风险由银、保双方共同承担,不仅分散了风险,还有效解决了经济落后地区的信贷配给问题,增加了市场信贷需求和社会融资规模,实现了银行、保险和客户的三方共赢。然而,在贷款保险业务进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业务规模较小、借款成本高和银行道德风险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建立健全的贷款保险相关评价体系、降低小贷融资成本、实行多元化的风险转移措施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有效防控风险,促进贷款保险业务的进展。 关键词: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信贷配给 一、引言 贷款保险是指保险公司为购买保险的借款人提供贷款担保,当贷款出现逾期时,由保险公司向银行偿还贷款资金的保险业务[1]。当前我国主要的贷款保证保险模式为“信贷+保险”的银保互动模式。从个人角度来看,巴曙松、游春(2024)认为购买贷款保险的借款人,更容易获得贷款,且具备较强的风险抵抗能力[2]。程华、黄解宇(2024)通过模型分析,认为贷款保险对农民增收成效显著[3]。从机构角度来看,贷款保险降低了客户准入门槛,信贷配给现象和客户逾期情况有所好转,金融机构收益水平得到提升。从供需的角度来看,银保联合模式增加了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意愿,有效减少了政府的财政补贴,实现了多方共赢的目标。然而,也有学者认为贷款保险的效果并不明显,指出利率定价和道德风险是影响贷款保险进展的主要因素,此外,贷款保险存在保险责任范围过于宽泛、利率定价不合理、从业人员素养偏低现象。余嘉勉(2024)认为贷款保险的保费支出会增加借款人融资成本,减少客户申请贷款的积极性[4]。贷款保险作为提高落后地区借款人贷款可获得性的有效途径,其意义毋庸置疑。由于各省情况不一,加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推动,该业务效果并不明显。本文将从银行业务实际出发,破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二、贷款保险的模式 当前我国贷款保险的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信用保险,即以银行作为投保人向保险公司缴纳保费,其受益人为银行本身,保险标的为所借出的贷款及其还款期限内的利息。当借款人不能正常还款时,由保险公司来归还客户拖欠银行的本息,保证银行资金不受损失。此时,保险公司获得银行让渡的债权,以代偿的贷款本息作为本金,按保险协议中约定的利率向借款人收取利息。另一种是保证保险,其投保人和受益人都为客户本身,保险标的为贷款时用于抵押的房产价值。当借款人不能正常还款时,由保险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贷款保险对小额贷款发展的效能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