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1.1 选题背景根据对学龄期儿童情绪和行为的调查结果来看,学龄期儿童容易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高年级的儿童在儿童品行与同伴交往上较低年级儿童来说发生频率更高。 【1】从参加厦门某社区学龄期儿童情绪管理小组活动的组员调查结果中可知,组员们对于情绪管理的概念是很陌生的。国家儿童年龄阶段划分中学龄期指儿童从 6~7 周岁到 15 周岁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学中又把此期开始的 6~7 周岁至 12~13 周岁称为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时期。学龄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个时期儿童脑的形态已基本与成人相同,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控制、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增强,是长知识、接受文化科学教育的重要时期,学习活动逐步取代游戏活动,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全面发展,社会化日益丰富。在这个阶段,家长、老师、朋友是学龄期儿童最主要的交往对象,儿童在与家长的交往关系从依赖向自主发展,对家长权威从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出怀疑和思考,在情绪管理和安全感的链式中介作用这篇统计报告中提及到亲子关系是影响儿童情绪管理的重要因素,而儿童情绪管理能力较差则会导致儿童缺乏安全感,进而影响儿童的社会化交往。这个时期的儿童能迅速和小伙伴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由于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内心比较脆弱,在遇到问题困难容易陷入挫折中。但是这个阶段的儿童刚开始有自我意识,对事物还没有开始意识到情绪需要管理,需要合理的表达出来,因此,在儿童的成长时期,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2】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儿童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我们在厦门的某社区开展学龄期儿童情绪管理小组活动前期做调查时,给孩子报名参加活动的有 70%觉得孩子应该学习一些情绪管理的知识,提升情绪管理的能力,以防面对青春期的问题时手足无措,在小组活动中我们也了解到,小学六年级的心理课堂上老师已经开始讲授情绪管理的一些相关知识,但是并不系统全面。可见,学龄期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提升已经是必不可少的,运用 ABC 合理情绪理论来提升学龄期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能够事半功倍1.2 研究意义美国卡耐基工业大学曾对一万个人的案例记录进行跟踪分析,得出成功的因素中个人智慧、专业技术的经验只占 15%,其余的 85%由良好的人际关系决定的结论。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来源于情商,情绪是情商的主要部分,情绪影响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会对孩子的人生起到决定性作用,那么,管理情绪则是我们决定人生的重要手段。有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