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教育新内涵及社会功能 摘要:音乐教育包括学习专业化的音乐理论知识以及培育审美意识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展,音乐审美教育也被给予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特色。本文通过分析音乐审美教育的进展历史,探究开展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促进音乐审美教育事业的健康进展。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新内涵;社会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展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转变教育观念以及人才培育目标,大力推行素养教育,认识到了音乐教育对学生未来成长的积极意义。此外,在全社会中推行音乐教育,展示音乐的独特魅力,产生情感共鸣,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一、我国音乐审美教育的进展现状 近年来,音乐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审美功能增强。越来越多音乐领域的专业学者开始讨论音乐与社会的内在联系,因而必须实行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音乐教育的健康进展。音乐审美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简而言之就是利用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或者音乐活动对人们进行审美方面的教育,让人们从中感受美、发现美、认识美并制造美,获得人生的启迪。 1.音乐审美教育理念的形成。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认为,人的全面修养和音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表明音乐教育历史悠久,对人类文明的进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虽然我国音乐教育一直存在,但在 20 世纪之前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音乐教育体系。20世纪中期,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音乐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进展缓慢,音乐教育的效果较差。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进展音乐教育事业,比如增加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等,音乐教育事业获得快速进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音乐教育存在偏见和轻视的态度,忽略了音乐教育对人们审美观念以及健全人格的积极影响。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学校管理人员和老师还没有正确认识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以至于音乐教育的地位低于语文等文化教育,课时数量少,音乐老师大多由其他专业课老师兼任,教育教学理念比较传统落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缺少实践课程,久而久之,打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容易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抵触心理,增加了音乐审美教育进展的难度。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新内涵 原有音乐教育主张追求情感表达,力争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现代音乐教育在原有音乐教育理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