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音乐教育服务农村音乐教育措施 音乐教育造就了人的审美能力,是人类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通过歌唱、基础理论知识和表演技能培训、音乐欣赏等各种富于情感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的美的培育和熏陶,它对于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发挥制造力,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等都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因此和谐进展音乐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平衡城乡教育差异的有效标准,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基础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理念、管理、师资建设等各方面相对滞后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吉林省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现状 经过走访和调查,笔者发现吉林省农村音乐基础教育现状仍属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多数中小学校都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高,一些学校根本没有开设音乐课,大约 1/3 的学校虽然开设音乐课,但是没有专业音乐老师上课,一半以上的学校正常开设了音乐课,但是教学内容单一,几乎无法达到教学大纲要求。但是通过调查也发现,虽然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设备简陋、音乐课枯燥乏味,但这丝毫没有减弱孩子们对音乐知识的渴望。有超过 3/4 的学生表示最喜爱上音乐课,希望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同意学习歌唱、乐理知识和表演活动。 二、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梨树县支教调研行动 在为基础教育服务、尊重的教育理念培育下和“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指导下,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讨论生党支部始终坚持以“音乐服务社会”为目标,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在院领导老师的高度重视和亲切指导下,组织全体党员及积极分子发挥专业所长,走进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和社会体系,开展了支援梨树县基础音乐教育行动。具体内容如下。 1.支教。通过给农村孩子上音乐课的形式,启发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改善落后的音乐教学现状。支教小组从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对支援合作单位东河镇中小学和蔡家镇中小学等四个学校 800余名学生进行了 80 余节次、320 余课时的音乐综合授课,解决了当地没有音乐课和音乐老师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行动讨论等科学讨论方法,对吉林省梨树县中小学的音乐教学状况进行了调查讨论。依托支教的立项活动,音乐学院开展了多次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课堂实录等讨论方式,收集了大量有效数据,学院师生先后申请《关于音乐舞蹈讨论生服务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行动讨论》、《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现状与对策讨论》、《农村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设计》和《吉林省梨树县农村中学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