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动画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定位分析 摘要:动画产业是以立意创新为核心,以科技和艺术为支撑点,从而形成强大文化产业价值链。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推动,在动画产业的进展过程中凸显了各种问题,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动画人才培育机制结构链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本文从高校和企业联合为着眼点,力图讨论高校动画产业创新型人才培育机制转变问题。 关键词:动画;校企合作;人才培育模式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推动,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作为我国学科类型多样化进展的新形态下,动画产业升级和转型既满足了人才结构和人才储备的产业链,也体现了对高校应用技术人才的现实需求[1]。 一、概念界定 1、校企联合 所谓的校企合作,是指双方利益共赢从而开展的合作教育联合活动,从而实现两者的共赢。校企联合充分利用了高校的专业优势和企业的生产优势,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技术、能力、创新的高等市场人才。 2、人才培育模式 “人才培育模式”即考量人的方式、方法与形式[2]。作为高等教育,其人才培育模式与其他类型教育有着天然的不同,其办学目标是市场导向,办学需求是社会就业,办学途径是产学结合,办学特色是能力培育。 二、高校动画人才培育模式现状分析 动画是新型交叉学科,其本质决定了其产业集文化性、科学性、功能性、导向性、多元性等诸多因素。目前我国高校动画人才现状及存在问题有如下几点: 1、整体设置与市场严重脱节 目前,动画产业的从业人员很多,但是众多动画企业却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尤其是原创型,技术型高端人才极其紧缺,出现了高校和市场脱节的问题,动画专业的毕业生不能直接进入产业链的环节中从事生产劳动,还需要经过企业的再培训,有些甚至需要去高职高专重新回炉深造才能胜任此工作,制约了其产业的良性进展。 2、资源投入不足与师资结构的欠缺 从 2000 年开始,动画作为设计艺术学专业相继在不同的学院开设课程,动画专业师资严重匮乏问题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老师短缺问题,各院校相继实行了多种办法,比如:从其他专业转型过来,或者直接聘用企业兼职老师,两种方法虽然解决了一些学校的应时之需,但是对于教育本身来说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其次,动画作为高新产业,一些院校明显资源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无法跟上,导致学生动手能力明显落后于理论能力。 3、专业设置目标不清楚 高等教育应该更好地适应社会进展需要,这是一个不变的重要课题。从目前来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