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包装设计教学新模式 摘要:探究高校包装设计教学新模式及其应用。结合当前高校包装设计教学存在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重点上的问题,提出体验式、项目式、概念式、“微平台”等全新的教学模式,并逐一进行了详细论述。基于包装设计教学现状所提出的全新教学模式,是在实践中得出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扎实专业基础,培育思维能力,强化实践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提升。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学模式;创新 现代文明的飞速进展,使得创意产业的地位明显提高,以此同时,艺术设计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纵观当前的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无论是学科体系、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都较之以往有了较大改善[1]。包装设计教学作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一支,是一门涉及艺术、技术、材料、工艺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学科。纵观包装设计教学实际,虽然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学效果仍然有待提升,存在的现实问题也有待进一步解决[2]。在教学内容上,大部分高校的老师缺乏对现有包装形态的细化分析,长期依赖同一个教案,导致学生所学的内容多是传统形式的延续,缺乏与当下市场需求结合的实际内容,难以实现创新;在教学形式上,虽然属于艺术设计学科,却更加偏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缺少实践演练的机会,对日后的就业造成了阻碍;在教学重点上,老师教给学生的多是普及型的书本知识,这与种类繁多的包装设计现实并不相符,没有了重点也就让学生失去了深化讨论某一领域的机会和热情。如何在教学中既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包装设计理论知识,又能够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学以致用,成为了当前包装设计教学的新方向。从这一角度出发,探究包装设计教学新模式势在必行。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 体验式教学改变了传统落后的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束缚和制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制造意识与想象能力,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升。具体到包装设计中的体验式教学,就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借助情境创设、虚拟现实互换和亲自动手制作等方面,让学生广泛参加到教学中来,在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与提升[3]。(一)创设体验情境。在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包装设计知识产生感性认识,再配合在特别情境中的解读和理性反思,最终形成良好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比如,在教学基本的“包装功能”这部分内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