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专业技巧训练讨论 摘要:随着舞蹈教育事业的不断进展,高校舞蹈专业中技巧训练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基于这种不利情况,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水平,舞蹈老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提升技巧训练效果,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艺。本文就高校舞蹈专业中技巧训练进行讨论,希望能够给舞蹈老师提供一些教学思路,帮助舞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舞蹈专业;技巧训练;教学质量;舞蹈内涵 1 高校舞蹈专业中技巧训练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内容不全面,训练方式单一。现阶段我国高校舞蹈专业,在舞蹈教学中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技巧训练方式上,由于教材内容不全面,老师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致使训练方式十分单一,从而难以培育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性舞蹈人才。众所周知,舞蹈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学科,它的内容主要包括舞蹈学、舞蹈编导、音乐等。由于各学科缺少联系,致使学生在学习舞蹈时常常出现“熊瞎子掰苞米”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一些高校所使用的舞蹈教材,缺少具有针对性的案例,缺少实质性的精神内涵,致使教材华而不实,缺乏实际教学意义,从而很难发挥出育才作用。舞蹈是具有感染力的形象艺术,它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对舞蹈认识不足,很容易对学生进行错误的技巧训练,从而使学生难以达到“人舞合一”的境界。1.2 训练内容不合理,缺少风格性和艺术性。通常情况下,由于教材内容不足,教材缺少,老师只能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进行舞蹈技术技巧训练。由于老师对舞蹈的内在含义缺乏理解,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舞蹈文化教学,致使学生很难“解放思想”,很难培育出舞蹈情感。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所学习的舞蹈技术技巧与舞蹈风格相互脱节,出现舞蹈艺术失衡、形神分离等情况。众所周知,舞蹈是具有风格性和艺术性的。风格能够展示舞蹈本身的风骨,体现舞者超然事物的情怀。艺术能够展示舞蹈本身的魅力,体现舞者的形象气质。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假如不能对学生进行精准的技术技巧训练,就会使学生难以获得舞蹈的基本能力,难以取得长足性进展,从而使学生在技术技巧应用方面受到层层限制,最终无法练就实质性的本领,不能在舞蹈上取得成就。1.3 技巧性不明显,缺乏实质性内涵。没有基本能力,舞蹈艺术就成了空架子。技巧的应用和发挥都会受到诸多限制,最后使舞蹈作品出现技巧性不明显或无技巧的情况。一些学生基础能力不够,再加上受身体素养限制,不能掌握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