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急危重症护理学论文 1 讨论对象与方法 1.1 讨论对象 将 2024 级高职护理 1 班学生 89 人作为实验组,2 班 93 人作为对比组,两组护生均为高考后经全国统一招生录用入学,选用统一的教材,由同一位老师授课,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教学方法 实验组采纳视频导入法,老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搜集与题材密切联系的视频资料,如“院外急救”内容用德国医疗救援联动剧《112》导入、“急诊科护理”用美国《MiamiMedical》导入、“重症医学科”用我国著名“三甲”医院 ICU 宣传片导入等,基本上每个内容均能在互联网上搜到相关视频,也可将视频资料融合在多媒体课件当中。下面以“中毒概述”的教学为例,具体过程如下。环节 1,视频播放:播放“4 岁儿童吃炸鸡腿后死亡”(3 分钟)、“清华女生铊中毒”(7 分钟)两个视频片段,护生观看后颇有感触。环节 2,提出问题:导致他们中毒的物质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中毒的表现各有不同,如何推断?如何快速识别中毒并做好抢救工作?环节 3,学习新知:就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同学共同学习,强调重点,突破难点。环节 4,总结归纳:再次回顾视频中的关键点,鼓舞护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用专业医务人员的角度重新审视中毒问题,避开悲剧的再次发生。 1.2.2 对比组教学方法 对比组采纳复习导入等传统的课堂导入方法,多媒体课件与实验组相同。 1.3 效果评价 实行学院督导组专家评课和教学对象问卷调查的方式,参照“护理教学评价体系”中的内容自制调查表,调查护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评价问卷由班主任在课程结束后集中发放,护生当场填写,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 100%。 2 结果 问卷和专家意见表明:在教学效果、方法和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方面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 或 P<0.01),充分说明视频导入法教学质量优于传统教学导入法。 3 讨论 现阶段,很多职业学院的老师大胆采纳 PBL、情景模拟、任务驱动等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而视频导入教学法与此类方法异曲同工,都是将“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精神。而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更加需要视频导入等方法的灵活应用,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实践表明,视频导入法虽然优势明显,但使用时仍需要注意以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