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下经管类教学策略探究 一“、双证书”制度下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忽略专业技能的培育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虽然在人才培育方案中提出了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在教学计划中也设置相应的考证辅导课,加大实训课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但是总体来说,相关专业的实践课程与相应实践课时在总课程与总课时中的比例比较低,即专业实践意识不强。每个专业中独立的实践环节安排较少,多以认知、中期实习为主。虽然课时充分,但由于实习基地、活动经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较少开展专业的综合技能实践;专业主干课中实践课时占该门课程总课时的比例普遍偏低,一般为 20%~40%,而且实践课时也多以案例分析和讨论为主,甚至一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于实践课时的安排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导致实践课时的比例进一步下降。课程考察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技能的培育受到忽视,影响了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 2.校内实训室建设不足,校外实习基地作用难以真正发挥 在“双证书”制度下,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应以职业能力为起点,搭建实践教学环境和实际工作岗位,但由于专业的特别性和资金投入有限等问题的制约,本应建立的经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迟迟不建或建设迟缓,并且在建设中多以采购硬件设备为主,忽略了软件建设的重要性,即使已建好的实训室也基本以机房和模拟环境为主,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育与提高。同时,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非常重要。虽然大多数院校已经或正在建立相关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但限于实际条件以及管理等因素,多数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没有实现和专业培育方案真正融合,更谈不上产学研结合的深层次合作。大多实习基地可以接受学生参观学习和顶岗实习,学生在顶岗实习时虽然可以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上实习,但往往接触到的是比较表面的岗位工作内容,接触本专业核心实践技能的工作机会很少,有时仅仅是为了完成实习任务,所承担的工作可能和本专业相去甚远。 3.实习指导老师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培育一支高素养“双师型”老师团队,是保障高职教育进展以及“双证书”教育推动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各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软实力。调查显示,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已开展“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但实践教学方面的师资力量仍需加强。在目前的实验实训基地管理条件下,实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