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教学重复性反思 1 分析物流教学特点 从当前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培育的主要是“高技能型人才”,所以他们首先应具有实际的操作能力,然后才需要基本的理论知识。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物流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完整的教学内容过程被任意分割 一般情况下,物流教学在理论教学内容上大体可分解为一个个完整的、具体的、不可分割的教学任务模块。但是在执行教学任务时,学校都是根据周次来编排课表,使得教学过程不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学生需要断断续续的学习,学生学了后面就忘记了前面,难以将一项工作当作一个整体任务来看待,效果极差。 1.2 课程内容大量的重复 以物流教学所使用的教材来分析,不同的教材中往往包含相同或者相类似的知识,这种重复的现象使得很多时间都浪费在相同知识的讲授上,学生在学习时也不能很好地提高积极性。实际上,在现有的整个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之间存在一种或包含、或交叉、或延伸、或深化的关系,可以利用课程之间存在既定关系进行教学革新,避开教学内容的重复。 1.3 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技能的培育 物流管理专业属于应用性要求较高的专业,强调实践技能的培育,但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物流企业或制造型企业都只是完成物流系统中或供应链系统中某个环节的工作,那么学生在实习阶段就很难全面地感受物流总体系统的运行。这一欠缺就要在案例教学中补足,既可通过模拟软件上机训练,又可通过实验系统对过程进行全面了解。 2 物流教学中的重复性之辨析 作为物流教学的专任老师其任务之一就是把书本上所涵盖的基础性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在漫长教学生涯中所呈现状态,就是重复地把知识讲授给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这使得很多老师认为教学过程的重复就意味着教学任务的进行,而重复的结束就代表教学任务的完成。实际上,并非如此。 2.1 从物流教学的教学内容来看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是构成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活动的桥梁。虽然表面上作为教学内容呈现的形式即教材来更新比较慢,但实际上教材之外的相关理论知识点进展速度非常快,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针对相应的知识进行及时的补充,以此来更新教学内容。 2.2 从物流教学的教学对象来看 虽然目前的教学中所采纳的是班级授课制这种集体教学环境,但在每次的教学设计中所涉及到班内学生内在的学习基本情况、外在的学生精神状态和教学环境等因素不可能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