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继续教育创新进展模式讨论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教育的创新进展,应以市场化需求作为进展目标。本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视角,对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教育创新进展模式的路径进行讨论。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职;继续教育创新;模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国家通过改革经济形式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所需,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健康进展。目前,我国供给侧改革已经不仅仅应用于经济领域,在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也正如日方升。教育行业领域承担着人才培育、科学讨论等社会功能,同样需要协调供给侧资源配置。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心放在教育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上,即如何优化当前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兼顾教育公平与教学质量,缓解教育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实现教育资源优质化、合理化应用,从而推动职业教育行业的良性协调进展。 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职继续教育创新进展模式 (一)注重创新和服务,实现精准有效的教育供给。1.增强办学自主性,方能有效供给。要提高继续教育的供给质量,首先要从扩大继续教育的自主性,完善高职院校对继续教育的监管机制建设,逐步将教育管理行政化为宏观行政调控,从多个方面扩大教育自主管理权,以校企合作与结合作为实践平台,开启继续教育的市场化进展道路。保留继续教育的核心理念,改变教学模式与指导,实现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例如,福建省在建设我国首个省级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监测体系时,提出了“服务政府统筹”“服务院校办学”“服务社会监督”三个服务目标,就通过提高这三个主要服务的质量,优化顶层设计,推动职业教育管办评分,提高职业教育综合进展,体现出办学质量监测体系的效果。2.注重办学主体改革,方能提升效能与效益。要提高高职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先从高职院校继续教育部门有效开展自身制度改革,革新部门原有的管理评价监督体制的架构,构建合理高效的管理组织结构,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方面建设。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建立继续教育部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根据市场规律和社会要求进行资源整合,应用市场经济化模式和国家宏观调控等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同时,也要根据各高职院校自身办学要求,不断完善继续教育学院的运行机制,建立独立自主的财务管理和人事制度,明确各部门的岗位职责,提高员工的责任与服务意识[1]。并且不断优化行政事务办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