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务报账流程优化讨论 摘要: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之余,还会组织科研活动,或者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而上述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换而言之,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对高职院校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起到了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优化账务报账流程,对高职院校的进展起到攸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高职院校现有财务报账流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在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财务报账流程如何优化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对提升高职院校的财务报账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院校;财务报账;流程优化 在信息化环境背景下,传统的财务报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需要,随着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以及教职工的数量呈现了高速进展的格局,大幅增加了高职院校财务报账的工作量,高职院校传统的报账方式,严重影响了财务报账的工作效率,对高职院校的进展起到了消极的作用。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的广泛应用,为优化高职院校财务报账工作流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优势,优化财务报账流程,提升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质量。 一、高职院校财务报账流程的内容及现状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财务报账流程依旧实行传统的方式,首先,经办人收集原始凭证(第三方或自制),根据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填制费用报销单,同时将原始凭证粘贴到原始凭证粘单上并附在费用报销单后面;其次,经办人在原始凭证上签字,逐一经过部门领导、主管院领导、财务票据审核、财务处长、财务院长,院长这一系列环节之后,再由财务部门进行报销。而高效的财务报账流程是,对经办人的资料进行审核,核对无误后填写支出凭证,并交与会计主管进行审核验收,最终由出纳部门完成最终的支付[1]。高职院校隶属于行政事业性单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展,教育经费等收支也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尤其是收入来源的多样化,使得高职院校的财务报账工作面临重大的挑战。高职院校教职工对财务报账流程也不满意,审批时间过长、一次性通过率低等诸多的问题,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教职工对财务部门的满意度。高职院校传统的报账模式有着较强的原则性,同时具有流程长、手续复杂等特点,无形中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二、高职院校财务报账流程优化的有效手段 (一)优化沟通渠道。在信息技术高速进展的背景下,沟通方式已经呈现出了多样化,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