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务风险 1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类型 1.1 债务风险 债务风险是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过度举债或不良举债后产生的影响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及人才稳定等不良后果的可能性。而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对进一步扩大基础建设、示范性评估对内涵建设质量和速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明显跟不上需求,建设资金需求不足的矛盾日渐凸显。从目前来看,银行是高职院校的最大债权人。银行贷款在短期内对学校建设和进展具有资金量大,易较快实现建设目标等有利作用,但随着贷款规模的增大,贷款资金的还本付息必将对高职院校稳定进展带来负面影响,使学校陷入高风险境地。 1.2 资本运营风险 (1)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对资本运营风险认识不足。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成为法人实体,国家的财政拨款相对减少,自筹资金的压力随之增大,迫使学校在筹集、调度及合理运用资金等方面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然而,不少高职院校管理者及财务工作者并未充分认识到这一转变,墨守成规,不能正确测算学校的承受能力,盲目追求进展,资金运用不合理,导致学校综合财力入不敷出,加剧了财务运营风险。 (2)学生欠费现象日益严重,欠费金额越来越大,严重削弱了学校经费的自给能力,影响了学校的资金筹集,给学校资金的运营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3)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相关部门和人员只凭经验和感觉进行粗浅管理,漏洞百出,资产的处置随意性强,致使国有资产管理混乱,流失严重,账实不符。 1.3 投资风险 2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2.1 债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科学、合理地制定学校总体进展战略、学科及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正确处理好学校教育事业进展需要与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关系,充分考虑贷款成本和风险,根据学校进展规划科学确定贷款的控制规模,将负债率控制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 (2)建立贷款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监察、工会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对贷款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控,监督内容包括贷款额度、使用方向、使用效益等。 (3)强化贷款风险意识,强化法人经济责任制。高职院校校(院)长是高校贷款项目的总负责人,对全部贷款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负总责。对管理不善、控制不严、造成资金损失浪费的有关人员应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根据“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 (4)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提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