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漂绿营销”的法律规制

“漂绿营销”的法律规制_第1页
1/29
“漂绿营销”的法律规制_第2页
2/29
“漂绿营销”的法律规制_第3页
3/29
“漂绿营销”的法律规制郑友德/李薇薇2013-2-2 11:37:04 来源:《法学》2012 年 1 期 【内容提要】由于绿色环保商品愈来愈受青睐,企业竞相使用绿色商标、环境或生态标志,利用绿色广告、环保声明等宣传手段向消费者推销绿色商品。然而,很多企业的绿色广告和环保声明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从形式或内容上误导消费者,构成所谓的“漂绿营销”。我国应在《商标法》中准确界定绿色商标,规范其申请和使用,强化其审查和监管,并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漂绿营销”做出专门的禁止性规定,同时应由政府相关执法部门制定《绿色营销手册》,统一规范绿色标准体系,禁止企业进行“漂绿营销”。企业则应当树立“绿色”理念,自觉履行“绿色”社会责任,并通过自身的绿色产品和绿色营销引导消费者的理性消费,促进绿色产业和绿色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漂绿营销”/绿色商标/绿色广告/虚假宣传 【作者简介】郑友德,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中心;李薇薇,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中心 近年来,由于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绿色环保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为了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产品中频繁使用绿色商标①、环保标签,或在产品广告上附加标示环保声明,大力开展绿色营销。然而,企业的绿色营销一旦含有虚假、欺骗乃至引人误解的陈述或表示,损害或有可能损害消费者或竞争对手的合法利益,就会构成“漂绿营销”,②从而受到法律规制。 一、“漂绿营销”的行为认定 “漂绿”(Greenwash)一词最早出现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美国,系由环保主义者 Jay Westerveld 针对自我粉饰的虚假环保声明而创造。③ 1991 年,David Beers 和 Catherine Capellaro 在“Mother Jones”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名为“Greenwash”的文章,用来说明企业或社会组织没有采取真正的绿色营销活动,而是通过传播虚假的绿色信息以获得具有环保责任感的绿色形象。该文认为,“漂绿”通常是指企业、政府、组织和个人试图通过绿色品牌与标记、绿色包装或绿色公关,向公众和消费者推介未经证实的环境友好的形象或产品与服务,构成市场和消费者混淆的误导性行为。④ 而“漂绿营销”一词则是在“绿色营销”革命中产生的。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保理念作为其经营的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⑤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策略。⑥但是,一旦企业利用“绿色”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漂绿营销”的法律规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