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年植树节活动目的意义大全精选 植树节马上就要到了,很多人只知道这一天是植树节,但是你知道这一天为什么会成为植树节,植树节的意义目的是什么呢?下面就和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国植树节定于每年的 3 月 12 日,是中国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在该日,全国各地政府、机关、学校、公司会响应造林的号召,集中进行植树节仪式,从事植树活动。中国曾于 1915 年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而后在 1928 年将植树节改为孙中山逝世的 3月 12 日,以纪念革命先驱的植树造林愿望。这一设定被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沿用至今。此外,一些省市还根据当地的气候规律,规定了其它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 意义: 中国设立中国植树节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森林,增种树木。 每一棵大树的生长都对人类社会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国外曾有学者对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过计算:一棵 50 年树龄的树,产生氧气的价值约 31200 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 62500 美元;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 31200 美元;涵养水源价值 37500 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 31250 美元;产生蛋白质价值 2500 美元。除去花、果实和木材价值,总计创值约 196000 美元。 成群的树林能对生态系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一公顷林地与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储水 3000 立方米。1 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造价千余万元、蓄水量达 100万立方米的水库。有专家预测,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约有 450 万个生物物种将不复存在,陆地上 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人类面临严重水荒。森林的丧失更会使许多地区风速增加 60%~80%,因风灾而丧生的人可达数亿。 在城市,行道树同样可对人类社会作出有益贡献。一棵树一年可以贮存一辆汽车行驶 16 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 1 公顷柳杉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 60 千克,其他如臭椿、夹竹桃、银杏、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功能。人口稠密缺少绿化的城市每立方米大气中有细菌万个,是森林的一万倍,而城市内种植一定数量的数目后,大气含病菌量可减少约 80%。“城市森林”可增加空气湿度,一株成年树,一天可蒸发 400公斤水,使空气湿度上升的同时,亦可降低城市的温度,减缓热岛效应。城市林带、绿篱有降低噪音的作用,宽 30 米的林带可降低噪音 6~8 分贝。城市防护林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