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风险管理银行信贷论文 一、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贷风险组织架构存在缺陷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普遍存在业务归属不清,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明等情形。各商业银行分支行下属的信贷市场营销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虽然分属两个不同部门但是风险管理部门仅对公信贷发起部门的极少数业务有审批权限,对个人信贷及信用卡业务完全没有审批权限,这在实际上并没有起到风险控制的作用。现实工作中往往存在信贷员身兼多职,既要完成营销贷款的指标又要负责贷后清收及风险管理等工作的情况。同时,当客户前来办理信贷业务时,由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前中后台事实上并没有做到彻底分离,使得商业银行信贷部门的经营目标并不明确,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没有有效的、长期的约束激励机制,再加上为了各分支行追求短期效益目标,非常容易产生强烈的追逐短期利益行为,导致基层管理者忽视实际风险承受能力而选择盲目发放贷款,同时信贷风险管理的手段并没有系统化、常态化的应用,这就埋下了巨大的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没有建立周密的规章制度来制约信贷业务人员的行为和权利这使得信贷人员为牟取私利而不择手段地与企业串通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等道德风险大大提升。 队伍整体素养不高目前,商业银行基层行人员数量不足,发放贷款过程中往往侧重于贷款投放的金额,而忽视了信贷资产的质量;信贷人员业务培训不足,部分信贷人员缺乏基本的信用贷款管理、企业管理等相关商业银行经济基础知识和风险合规管理的意识,这使得现实中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现实中大部分信贷客户经理只注重如何达成上级行的各项指标任务,如何得到更多的工资酬劳,并不注重其发放的信贷资产的实际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贷后风险管理流于形式,形同虚设,普遍存在“重投放,轻管理”的情况。由于业务人员能力不强各商业银行对企业客户的历史经营业绩情况比较分析、同业经营情况比较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分析,尤其是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不够,使客户的现实风险状况没有办法得到客观反映。该行目前在信贷业务分析决策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信用等级评定、最高综合授信额度核定及贷款风险度测算等方法,在现实中,由于难以推断企业客户所提供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由于理论和实践的差距难以准确设定评价指标的标准,及设定评价指标不尽合理和评价方法不甚科学等原因,使以上的分析不能够让企业的真实状况得到真正反映。由于部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