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改革探讨论文 摘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50多年间,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迅速进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其教育也在随之进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考察日本的中小学教育,分析其教育的特点与不足,对中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日本中小学教育启示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和教育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全面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中国制定了以加强素养教育为重点的、面对 21 世纪的教育改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50 多年间,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迅速进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其教育也在随之进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考察日本的中小学教育,分析其教育的特点与不足,对中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一、进展面对 21 世纪的教育,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近代日本教育百十余年的历史就很好地想我们说明了教育本身现代化的必要性和艰难性。1872 年就开始了近代化历程的日本教育,由于没有注重自身的近代化,最后沦为军国主义的工具,将大量善良和无知的青少年培育成杀人工具送上了战场。在上世纪末的经济危机风暴中显露了其脆弱性。于是再次向人们提出了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古老又新颖的问题。日本是我们的近邻,从 19 世纪70 年代起,日本民族开始觉悟到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通过一个多世纪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实践,成功的日本的教育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了日本国民经济的进展,提高了人民生活和文化水准。 日本文部省在 80 年代中期以来的教育改革的基础上,陆续发表了面对 21世纪的日本教育改革的目标。平成 8 年 7 月19 日,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展望 21 世纪我国的教育的理想目标”的答辩中,明确地提出了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强调在“宽松”的环境中培育“生存力”,即“今后的儿童需要的是无论社会如何变化都能自己发现课题、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主地推断、行动,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养及能力等”的培育,将成为日本教育改革的重点,也体现了日本教育的新学力观尽管没有“素养教育”的明确说法,但是从其内容上来看,与中国“素养教育”的要求有相同之处。在这一教育改革方针的指导下,从 1997 年起,日本开始制定了《教育改革计划》,以后每年都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及进展形势进行修订,逐渐形成了面对 21 世纪的日本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为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的要求,注重培育个性,完善生涯教育,学校教育多样化、弹性化,高等教育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