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阳坡塔学校 武海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清故事情节,了解主人公成长的历程,把握课文主题。过程与方法: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初步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学重难点: 1、品味“孤独”,体会“成长”的感受。 2、理解编者命题“孤独之旅”的含义教学过程:一、讲昨天的杜小康,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着大家进入一个 60 年代初的男孩的世界。这个男孩,他曾经可是一个人物。他的年龄和大家差不多,是个班长,而且还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学生。除此之外,他家还是当地最有钱的人家,当别的同学穿着单衣哆嗦着进入冬天时,他却拥有一年四季穿不完的衣服;别的孩子即使到了六年级也只能用草绳当裤带时,他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拥有了一条油汪汪的皮带;当别人几乎还没有见过自行车是啥样子的时候,他已经骑上了专属于他自己的自行车。这个男孩,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里的一个主要人物----杜小康,让我们一路跟着他,沿着他的足迹,去走一趟孤独之旅。(板书:孤独之旅)二、资料链接,名家导读1、作者简介:曹文轩,1954 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 1974 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有长篇小说《红瓦》、《草房子》等。<<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2、展示电影《草房子》里有关杜小康的剧照。三、跟着杜小康走孤独之旅,感受文本(一)ppt 出示: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曹文轩散文:《前方》1、请同学们关注文本第一段,看看,杜小康的离家原因是曹文轩讲的哪一点?(板书:无奈)你从哪个词读出了无奈?(只好,无奈)2、生齐读第一段,体会无奈之情。3、杜少康为何无奈?(他家曾是油麻地最有钱的人家)于是杜小康只能无奈地“离家”踏上这段“放鸭之旅”,等待他的将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杜小康,一起踏上这段“放鸭之旅”(二)ppt 出示:“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而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曹文轩散文:《前方》1、请速读 2 到 27 段,看看在离家去芦荡的路上和到达芦荡的头两天,杜小康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圈点勾画出直接表明他心理状态的词语。)预设:恐惧、害怕、胆怯、恐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