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下养老保险制度讨论 [摘要]中国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进展阶段,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养老保险是一个持续性的问题,而且随着社会的进展,社会形势不断地变化,人口结构也会不断地变化养老保险制度要能够发挥时效性,也要根据社会需要而做出调整。养老保险要顺应社会经济形势,就要积极地应对目前所面对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从人口进展趋势的角度出发,讨论养老保险问题成为目前社会学领域的重要讨论课题。针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养老保险制度展开讨论。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社会责任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构建中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进展,社会保障制度就要不断地完善,以通过塑造优良的人口环境促进人口良性进展。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社会,这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进展影响极深。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中国社会保障的压力是极大的。假如养老保险制度没有跟得上时代进展,就意味着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滞后性。人口老龄化属于世界性问题,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就更需要直接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对全面掌握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趋势,从中分析城乡差异,并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执行情况做出基本的推断基于此而对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评估。从中可以明确,中国的社会进展结构受到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极深,加之多元文化渗入,使得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要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才能够加快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步伐,并推动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 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进展历程以及改革现状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进展历程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自建立以来,经历了改革,至今已经走过了 10 多年的实践,期间不断地摸索着,并落实到实践中,对于养老保险资金管理已经形成了社会统筹结合个人账户的资金筹集方式。[1]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中国的养老保险现状日趋严峻,使得养老保险制度难以为继。目前退休人员的劳保保障,特别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模式的启动,养老保险功能日趋退化。这就需要从中国进展实际出发,针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问题展开讨论,思考社会保障中所存在的问题。纵观中国养老保险的进展历程,自 195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来中国的养老保险不断地进展,主要经历了四个进展阶段,即从 1951—1965年的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建立;1966—19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