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采访对象是棵树

采访对象是棵树采访对象是棵树采访对象是棵树采访对象是棵树采访对象是棵树
18 采访对象是棵树●识字 ● 阅读 ● 练习 我由乌鲁木齐驱( qū )车 1000 多公里,赶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塔里木垦( kěn )区采访。 我采访的第一个对象是棵树,是棵普通的白杨树。它高大粗壮,我双臂环抱它都有些困难。它虽然伤痕累累,树干上有被火烧伤的痕迹,但树冠仍然茂盛,充满生机。它伫( zhù )立在由不同树种组成的防风林的最前端,显得苍劲威武,像个将军。采访对象是棵树 长眠在这棵树下的是一位老班长,名叫赵喜顺。他进疆时,任务是在这千里沙漠前沿植树。连续三年他都没能完成任务,所植的树成活的屈指可数。最后,由于旧伤复发和劳累,他倒下了。临死前,他对连长说,开出一块熟地不容易,我死了就埋在大漠的最前端吧,再栽上一棵树,我就不信,五尺的汉子还捂不熟一块地,养不活一棵树。 这棵树果真活了,成了塔里木垦区第一树。 我采访的第二个对象也是棵树,是棵树冠很大的沙枣树。这里掩埋的是一匹军马,它的军龄比许多老兵都要长。它屡( lǚ )立战功。有一次,在战斗的危急关头,这匹马载着一个负伤的通信员,用两天两夜的时间,顺着河谷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将消息传出。到塔里木后,它和老兵们并肩拉犁( lí ),风餐露宿,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它倒下的时候,战士们将它葬( zànɡ )在这里,并栽了这棵树。 我采访的第三个对象还是棵树,是棵枝繁叶茂的柳树。栽下这棵树是为了纪念一位上海女知青,她的名字叫李月娥,死时年仅 18 岁。她是炊事班战士,进疆的第二年春天,正赶上垦区修建南干大渠。她所在的连队,担负沙漠中段的大渠加固任务。一天中午,大漠突然起了沙暴。地平线上凭空出现了一道黑色的墙,那是风暴卷起的沙尘组成的墙,它挟着犹如万马奔腾的呼啸声,向人们推进。连长吹响哨子,命令战士迅速到渠中躲避。手里拿着锅铲的李月娥猫着腰躲进了渠中,突然她发现行军锅飞滚在沙尘中。她起身跃过了渠埂,去追赶那被风吹走的锅…… 风停了,人们几乎跑遍了整个大漠,找到了那口行军锅,那把锅铲,却没有找到她。 这棵垂柳被人精心修剪过。尽管是深秋 9 月,片片柳叶依然鲜绿翠嫩,柳枝在微风中低垂摇曳,显得婀娜多姿。 沿着防风林向前,树的种类多了起来,看上面的标牌知道,有湖南女兵栽的榆( yú )树,有甘肃老兵栽的胡杨树,有河南支边青年栽的白蜡( là )树…… 我终于来到了林带的另一头,蓬勃生长在沙漠边缘的是一棵白杨树。这是一位少年栽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采访对象是棵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