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股市由于发展时间短,在金融制度、上市公司质量以及投资者素质及等方面与发达的成熟证券市场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国证券市场建设还不成熟,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会计信息透明度不高,股市以中小投资者构成的“散户”为主,其分析判断能力不足,买涨不买跌,造成了大量的噪声交易,引起了与公司特质信息无关的市场股价波动,导致中国股市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同涨同跌” 的股价同步性现象。股价同步性受制度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及透明度、所有权结构、分析师关注等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会计信息质量是影响股价同步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企业运用盈余管理手段粉饰财务报告时,外部投资者难以获取真实的会计信息,影响证券市场有效性和信息传递效率,导致公司未来发展不确定性增加,股价同步性降低。会计信息影响资本市场配置效率,与股价同步性息息相关。会计信息质量受内部控制制度的影响。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失控,尤其是在内部人控制现象下,内部人为了谋取私利,在缺乏有效监督下,很可能产生财务舞弊、侵吞资产、隐瞒重大信息等行为,降低会计信息质量,加剧投资者与管理者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信息效率降低,影响股价同步性。由于我国特殊的市场和制度环境,内部人控制程度在国有企业与非国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学者对会计信息质量与股价同步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环境及市场环境等方面,很少有学者对内部人控制、会计信息质量与股价同步性的相关性展开研究。本文以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内部人控制、会计信息质量与股价同步性的相关性,对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股票市场的信息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对内部人控制、会计信息质量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回顾梳理国内外学者研究状况,对内部人控制、会计信息质量与股价同步性相关概念进行解释说明并阐述了相关理论基础,分析内部人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及内部人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与股价同步性关系的调节作用;其次,对主板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会计信息质量与股价同步性的现状、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有效市场假说、委托代理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和所有者缺位理论等相关理论以及学者的研究结论对本文提出研究假设。然后,以 2013-2018 年度主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模型,采用描述性统计、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