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采购劳保用品要有据可循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经过 50 多年的进展,现已成为门类比较齐全、产品品种比较丰富,基本上能满足生产需要的产业,在减少人员伤亡、保障员工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企业在采购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方面还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2025 年 3 月 20 日,正在长沙某施工场地干活的一名建筑工人被从五楼扔下的一块砖头打到,安全帽被砸穿,当场头破血流,昏死过去。2025 年 3 月,某公司巡检工在进行金属切割作业时,由于所穿工作服太旧在检测、修理作业中被飞溅的高温金属液体从工作服的窟窿飞进胸部受伤。2025 年 4 月,长沙市一个安装空调的工人从高楼突然坠落,当场死亡,事后工人所使用的安全带竟是无合格证的“三无”产品……这都是由于企业在采购或管理劳保用品时没有把好关而造成的悲剧。 使用劳保用品有法律要求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保用品。”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纳有效的职业病预防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且“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以上两法中都使用了“必须”词语,第一层含意是强调劳保用品的重要性,不是可有可无的物质福利待遇,而是保障安全生产,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必需品;第二层含意是强调劳保用品的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保用品不能使用。 选择劳保用品有讲究 实际上,防护用品分类非常有讲究,仅手套就有普通、防水、防寒、防毒、防酸碱、防射线等 16 大类近百种产品,什么工种使用什么类型的手套,都有明确规定。若缺乏相应的安全防护知识,就会出现错误。例如高压试验的工作人员选择绝缘鞋,就要看具体的电力强度,假如只有 5 千伏的电力强度,却用 1.5 万的,在成本上将不合算,但是需要 1.5 万的却买成 5 千的,就达不到防护的要求。 根据要求,用人单位应根据企业安全生产、防止职业性损害的需要,根据不同工种、不同劳动条件,发给员工个人劳保用品;选择劳保用品必须根据劳动条件,需要保护的部位和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选型;对于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护品,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员工个人特别劳保用品,必须根据特定工种的要求进行配备,选择特种劳保用品时必须确定产品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企业的安全技术部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