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进一步强化我市食品安全监管的几点建议社会治安、食品安全、交通安全、职业安全、生产安全、财产安全、医疗安全、环境安全、婚姻安全、隐私安全、信息安全,11 项安全问题,你最担心什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的“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问卷显示,食品安全以 72%的比例拔得头筹。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可是在市场、超市能够“放心”地购买各种食品的受访者只占四成。尤其是对国产奶粉,投信任票的只有两成。仅今年前三个月,国内就相继暴露出皮革奶、双汇瘦肉精猪肉、一滴香等食品安全问题。现阶段,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关于如何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措施,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实施组团进展,强化合力,取得突破。对于食品的监管,我国各地均是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质监、工商、卫生、农林等多部门组成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通过整合质监、卫生、商务、农林、公安等部门的资源,建立强有力的食品监管体系。但由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时间紧迫、人员短缺,且协调对象多为平级,甚至上级,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小马拉大车”的现象,也难免会出现食品安全“没事大家争着管,有事大家互相推”的问题,建议以后工作中,各级地方政府应进一步重视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的作用,多以政府的名义召开食品安全会议,商讨食品安全的监管问题,实现食品安全小组成员的互相沟通,力争把食品的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样可避开发生小组成员同级之间无法互相管理的问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进一步发挥牵头作用,通过协调形成共识;小组各相关部门协作联动,明确划分各自的监管目标、内容和责任,签订责任书,形成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避开发生食品安全多头监管和缺口监管的问题,确保监管到位。去年 2月 9 日,我国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三位副总理携 15 部长共保食品安全。这说明食品安全问题现在已经在政治层面上摆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希望这种政治意愿也能传递到下面的机构,就是在农场里、工厂里、市场上也能有这样的意愿。二、启动一次大规模的食品安全市场调查。通过面对社会大规模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需求变化趋势和特点,把握当前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现状和进展趋势,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教授罗伯特就认为,食品安全法律需要社会文化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