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外来务工青年团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团委 内容摘要 随着上港集团改革进展的不断深化,外来务工青年在集团各项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并逐步成为一支促进生产建设、推动集团进展的重要力量。本课题通过集中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外来务工青年群体的实际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就加强外来务工青年团建工作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外来务工青年 团建 服务上海港从 1986 年起招收外来务工人员从事港口装卸作业。随着港口经济的不断进展以及用工制度的深化改革,截至 XX 年 12 月底,上港集团外来务工人员总数已突破 10000 人,占集团职工总数的比例不断攀升,逐步成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实现全球卓越码头经营商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在外来务工人员队伍不断进展壮大的过程中,管理缺位现象逐渐显现,管理难度逐渐提升,迫切需要党政工团等各级组织高度重视、齐抓共管。为此,上港集团团委从进一步了解掌握外来务工群体实际状况、分析找准存在问题的根源、加强对务工青年的服务和管理入手,开展了本次调研。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外来务工人员基本情况 截至 XX年 12 月 31 日,集团共有外来务工人员 11193 人,其中外来务工青年 8930 人,占总数的 79.8%。在外来务工青年中,25 岁以下又占到 39.7%。 从整个外来务工人员队伍来看,从事技术工种的占 49.2%,从事装卸工种的占 47.6%;学历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和高中(含中专、技校),占 97.7%。 XX 年以来,外来务工青年队伍呈现出三大进展趋势:一是人数增长快,从 XX 年的4000 多人进展到 XX 年底的近 9000 人;二是装卸一线人数比例高,外来务工青年已成为一线生产主要力量,特别是在捆扎、集卡司机等岗位,外来务工青年数均已超过岗位从业人数的90%;三是技术型工种从业人数逐步增多,目前除桥吊司机外,外来务工青年已覆盖集团 38 个操作岗位,包括门机司机、大型机械维修等诸多技术性岗位,但外来务工青年技能等级普遍较低。 (二)劳务公司团组织设置情况 截至 XX 年 12 月 31 日,集团共与 27 家劳务公司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来自山东、安徽、重庆、湖南、贵州、江西、江苏、河南等八个省市。由于各劳务公司人事管理情况不一,因此在团组织设置以及团员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除了少数劳务公司具有比较完善的管理措施外,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