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常识高考题试卷(第五课试卷)(第Ⅰ卷)(一) 选择题1、(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 24 题)2006 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并实现良好开局的第一年,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品产销两旺,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趋向合理,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比重明显增加,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率首次超过 7%。居民家庭支出结构发生变化,轿车日益成为大众消费品。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比重增加,使① 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 ②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③ 财政支农政策效果显著 ④农村经营体制得到完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高考政治上海卷第 7 题,共同部分)2006 年我国税收收入呈现新的特点,东部、中部、西部税收全面增长。其根本原因是A.国家对税收制度进行了改革 B.国家的宏观调控不断加强C.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D.公民的纳税意识得到了增强3、(高考政治广东卷第11题)为了提高我国高收入群体自觉纳税的意识,2006年11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首次明确提出个人年收入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须向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纳税。该文件的发布体现的税收特征是A.无偿性 B.固定性 C.强制性 D.自觉性4、(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Ⅱ第 26 题)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通过对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的确定,税收可以 ① 决定分配方式 ②消除地方保护 ③调节消费行为 ④优化投资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高考政治江苏卷第 27 题,双项选择)20 年 3 月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相税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均为 25%。这改变了以前内资企业税负高于外资企业的状况。该法的通过有利于 ① .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 ②.更大规模地吸引外资 ③ .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 ④.进一步强化税收的固定性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6、(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 26 题)2006 年 4 月 1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消费税税目调整细则》生效。该《细则》规定,新增高档手表(指销售价格在000 元(含)以上)、木制一次性筷子税目,其税率分别为 20%、5%;取消护肤护发品税目。国家对消费品有选择征税的目的是① 抑制高速通货膨胀 ②合理调节消费行为 ③间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