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反腐倡廉教育材料--诱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20个认识误区

反腐倡廉教育材料--诱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20个认识误区_第1页
1/16
反腐倡廉教育材料--诱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20个认识误区_第2页
2/16
反腐倡廉教育材料--诱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20个认识误区_第3页
3/16
1/16诱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 20 个认识误区第一部人际关系篇误区之一“我帮他揽工程,他挣了大钱,我得点小钱,按劳取酬,理所应当。”一些官员在参与经济活动中,审批得“红包”,进货得“回扣”,放贷要“分成”,这似乎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潜规则”,这种“潜规则”已经成为腐蚀官员的一剂毒药。在查出广东省韶关市公安局原局长叶树养一案时,办案人员共收缴叶树养违纪违法现金 5500 多万元,其中涉嫌违纪违法犯罪金额 1771 万元,此案涉及韶关市、区 40 多个单位,80 余名干警以及多名市领导干部。其涉案金额之大,涉案人员之多,社会影响之坏,令人触目惊心。警示之一:官商一体的出现,便产生了权力寻租和滥用的空间,官员可以利用这个空间谋取更大的私利,不法商人和违法经营者却能够获取更大的不法利益。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可能有金钱上的廉洁;丧失了金钱的廉洁,也就导致了道德的堕落。警示之二:官商勾结这种共生关系,催生了权力新贵以惊人的速度积累钱财,导致了更多的国家财富流入其个人腰包。国家培养一名领导干部要花很大代价,一名领导干部堕落成为腐败分子,对国家带来的损失更大。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刻不容缓。误区之二“好朋友天天玩在一起,帮个小忙,收点钱物,没什么了不起。”有些人往往利用一些公职人员的弱点,利用好朋友的外衣进行感情投资,拉拢腐蚀公职人员,从而使公职人员丧失警惕,不知不觉被好朋友牵住了“牛鼻子”。南京市秦淮区教育局技术装备科科长付力平、秦淮区教育局技术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原主任包华,玄武区教育局技术装备办公室原主任陈福刚、鼓楼区教育局计划财务与装备科原副科长陈友强等四位科长就被好朋友牵住了“牛鼻子”,先后警示之一:2/16掉进了好朋友的“陷阱”。警示之一:贪官总是相信行贿人是好朋友,双方有着根深蒂固的利益关系,绝不会暴露隐情。警示之二:当贪官察觉到检察机关掌握了他犯罪证据的时候,往往避重就轻交代一些无法隐藏的犯罪事实,企图蒙混过关。买房、买车、外出旅游,购买高档消费品等找人买单,是手握实权的公职人员敛财的一种套路。警示之四:暗箱操作招标过程,朋友的公司一定胜出,招标过程就是一个权钱交易的过程。误区之三“我和他(行贿人)是合伙关系,得点好处是利润分成,不是受贿。”时年 56 岁的范宪曾经是风光无限的博士、高级工程师,时任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副总裁、双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曾经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反腐倡廉教育材料--诱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20个认识误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