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知多少】·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 他的诗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现实记录,因此被称为“诗史”。· 他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李白并称为“大李杜”。望岳岳:指高大的山丘,在此指东岳泰山。泰山,是五岳之首、群山至尊,自古以来被无数文人墨客所盛赞。踏歌而行觅古韵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 岳 杜甫 岱宗 / 夫 / 如何?齐鲁 / 青 / 未了。 造化 / 钟 / 神秀,阴阳 / 割 / 昏晓。 荡胸 / 生 / 曾云,决眦 / 入 / 归鸟。 会当 / 凌 / 绝顶,一览 / 众 / 山小。【踏歌而行觅古韵】合作探究:两人为一组,结合注释,完成译读无限风光一望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自主学习,找找诗人所望之景。泰山苍翠、绵延不绝钟灵毓秀、高大巍峨层云跌宕、飞鸟归林自主学习,找找诗人所望之景。请大家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你所看到的泰山之景。要求:完成三四句话的小练笔。( 3 分钟)余音袅袅抒真情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余音袅袅抒真情】诗人见此美景,所抒何情?从炼字、修辞、写法等不同角度赏读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示例一】“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由“青”可见山色之青葱苍翠。· 由“未了”可见泰山绵延千里,一眼望不到尽头。【示例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字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出大自然对泰山的偏爱,将喜爱与赞美表露无遗。将“割”分别换为“分、别、劈”试试,用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示例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太阳比作刀子,把一座泰山分为南北两面不同的景观,显得泰山高大雄伟、挺拔峻峭。【示例三】“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这里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泰山的美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飞鸟入我眼,云海在我心。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小结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流露出了对泰山美景的喜爱,也表达了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不负绝顶我为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735 ),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 736 ),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