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教案科目:语文 适用年级:初一年级 主备人: 使用人:周 次课型新授课授课总节数1 节课 题《望岳》教学目标1.诵读法理解《望岳》,感知诗歌内容。2.能用炼字、修辞、写法等方法对诗歌进行赏析。3. 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从而理解体会他不同阶段的诗风。重难点重点:对诗歌中诗人所望之景的描写,及景物的特点品读。难点:用炼字、修辞、写法等多方法进行诗人在诗中所抒情感的赏读。教学方法诵读法、图文并茂法、对比学习法等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 具多媒体、配乐诵读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自古以来是诗的国度。五千年来,诗词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从诗经时期发展到唐朝,到达顶峰,我们甚至可以把那个时代,称之为“诗唐”。在那一座座山峰之上还有高峰,特别在盛唐时期出现了双峰对峙的情形,他们分别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山峰之顶端的杜甫,早期的一首作品《望岳》。(板书课题)二、新课呈现(一)师:对于杜甫呢,大家已经很熟悉了,现在考考大家在文学常识方面对于杜甫的了解有多少呢?出示课件 {杜甫知多少}生 1: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等级评价: 检查人: 年 月 生 2:他的诗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现实记录,因此被称为“诗史”。生 3:他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李白并称为“大李杜”。解题:由“岳”提问生:岳是指高大的山丘,在此指东岳泰山。(二)师:泰山,是五岳之首、群山至尊,自古以来被无数文人墨客所盛赞。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踏歌而行觅古韵”。课件同步出示:踏歌而行觅古韵1. 请听老师范读(配乐),注意读音和节奏。2. 请同学们配乐齐读,读出节奏。3. 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4. 带着理解再次齐读。(三)师:同学们对诗意的理解和把握已经基本到位了。那么诗人望岳究竟望到了怎样的泰山之景呢?下来,我们一起来进入“无限风光一望中”。 课件同步出示:无限风光一望中1. 自主学习,找找诗人所望之景。2. 生说师随机板画生:泰山苍翠、绵延不绝、太阳映照、层云跌宕、飞鸟归林等。师随机进行板画,并及时点评。师:请大家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你所看到的泰山之合作探究:参 照 注 释 , 进行译读。两 人 一 组 互 相合 作 , 一 人读,一人译。2 分钟完成自主学习:默 读 全 诗 , 找出 诗 人 所 望 之景。1 分半钟完成合作探究:从炼字、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