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_第1页
1/14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_第2页
2/14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_第3页
3/14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一、地震知识1.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平均每天发生地震 4 万多次。早在公元前23 世纪,我国尧舜时代就已记载到发生在山西现称薄州的地震。2.我国目前仍处在 20 世纪地震活动第 5 个活跃期,直至本世纪初。3.给人类以生命环境的地球内部可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地壳又分成许多板块,如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板块等六大板块,以及许多次级板块。4.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球板块的飘移、互相碰撞,使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大量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叫地震。5.按成因,地震可分为天然地震(如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和人为因素的地震(如水库地震、核爆地震等)。其中构造地震对人类危害最大,因为它是地球内部地质构造变动导致岩石断裂而引起的地震。6.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在地球表面上的投影点叫震中,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7.地震分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距地表 70 公里内的地震叫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 70-300 公里内的地震叫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 300 公里以上的地震叫深源地震。其中浅源地震破坏性最大。8.地震时,震源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地震波是由纵波和横波组成。纵波传播速度快,上下颠动,衰减也快,一般在震中附近才能感觉到。横波传播速度慢,左右摇晃,振幅大,作用时间长,对建筑物造成破坏作用的主要是横波。9.凭感觉人们可以判断地震的远近。先感觉到上下颠动明显,后感觉到左右摇晃比较明显,则为近震,此时震中就在附近,应立即避震;先感觉到左右摇晃比较明显,上下颠动不明显,则为远震,此时不必惊慌。10.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叫震级,释放能量越大,震级也就越大。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的地震是 8.9 级的地震;1960 年 5 月 22 日发生在南美洲智利的 8.9 级地震,1906 年 1 月 31 日南美洲厄瓜多尔——哥伦比亚边界近海中及 1933 年 3 月 2 日日本三陆东边海中也增发生 8.9 级地震。1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例如:1979 年 7 月 9 日溧阳发生的 6级地震,波及宜兴,对宜兴来说,这是地震震级也是 6 级。12.地震的发震时间、震中位置和震级叫地震三要素。13.地震级大小可分为:(1)微震:即 2.8 级以下的地震叫微震,人无明显感觉;(2)有感地震:2.8-4.5 级以上的地震,人有感觉;(3)破坏性地震:一般 4.5 级以上的地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