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风雨雨的九十年过去了,悲观失望者仍然有理由悲观,因为和九十年前相比,历史在诸多方面惊人的相似,相似得甚至让人怀疑:中国的历史早在九十年前就已经终结了,不再前进也不再进步。九十年前,在众多知识分子的千呼万唤下,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理性)姗姗来迟;九十年后,两位九十高龄的老先生仍然不得不犹抱琵琶半遮面,……还动不动就被拿出来侮辱一番假如你想更直观地了解九十年的不变,你可以到图书馆翻开尘封的《新青年》、《新潮》……,同时,请打开电脑,看看我辈在互联网上摇旗呐喊呼吁民主自由和法治的美文丽句,对比一下,有哪一句和哪一个字不是九十年前的胡适、陈独秀、傅斯年等前辈忘记写 ——过? 不曾呐喊过的?白纸黑字,让人汗颜,所不同的只不过是竖版和横版的区别而已,以及他们用半文言半白话的词句表到了现代的思想,而我们使用的则是现代汉语加上“”……互联网上特有的 草泥马 句型弄出的春秋笔法“”让人灰心丧气的 不变 多不胜数,然而,假如我们的眼睛只盯住那些不变,而忽视了诸多变化,那我们就永远是悲观者了。乐观者不但看到不变,也看到变,看到希望。“”这样,才能做到 贤者无忧 。第一,两种不同的压力,殊途同归的救亡“”九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被冠以 五四爱国运动 名副其实的。当时的有识之士充分认识到,闭关自守的中国是非常落后的,落后就要挨打。要想不挨打,必须向西方学习。“”看到西方开着炮舰来了,我们急急忙忙搞了洋务运动, 器物 有了,却仍然惨败在日本手…………下于是继续反思,光靠枪炮和船舰显然还不够啊,还需要制度的变革于是打仗……了,起义了,辛亥革命了,共和了当我们回到百年前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惊讶的发现,在西方本身经过三百年 的启蒙才刚刚实行全民投票选举的时候,我们九十年前的前辈已经迫不及待 地从善如“”流,几乎在一夜之间敲定了 共和 。然而,走在时代和众人前面的先驱们显然没有想到,用几条新式** 可以驱逐一个腐败的清王朝,可用多少次战争也 不一定能够把几千年的旧……文化和旧思想从中国民众大脑里驱逐走……于是,新文化运动来了以人权、自由、民主和法治为主旨的新文化运动就是要在国民“”——“”大脑里建立起真正的 共和有了适应和支持真正共和的 新民 ,任何军阀都无法颠覆。这批知识分子中更不乏如梁启超等人,早在五四之前就看出来了,他们要学习的那个“”制度,是当时欧美最先进的市场经济和宪政民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