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猫》郑振铎优秀教案

《猫》郑振铎优秀教案_第1页
1/2
《猫》郑振铎优秀教案_第2页
2/2
《猫》郑振铎优秀教案《猫》 郑振铎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特别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引导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养过这三只小猫之后,他家永不养猫,为什么呢?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猫》探究其中原因。 二、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讨论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 年 10 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三、检查生字词 污涩(s ) 蜷伏(quán ) 惩戒(chng) 诅骂(zǔ) 红绫 (líng ) 虐待(nǜe) 怂恿(sǒng yǒng):鼓动别人去做。 怅然(chàng):不愉快的样子。妄下断语(wàng): 胡乱地说出断定的话 四、整体感知,初步触摸不同的猫。 1、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提示: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 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 2、找出描写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地位及结局的词语或句子,填写下表。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相应内容,组内沟通、讨论,老师适时点拨,明确: 五、定焦第三只猫 1、第三只猫有没有偷吃鸟呢?请将“芙蓉鸟事件”的始末根据故事进展的过程,给每一个环节拟一个小标题。 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相互沟通、讨论,老师随机引导,小标题的拟定只要意思对即可。 2、写第三只猫结局时用了哪些语言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并认真体味这些词语。 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应内容,沟通、体味。 3.说说为何“我”对第三只猫的死比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猫》郑振铎优秀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