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拖动》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讨论摘要:《电机拖动》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一门重要的专业根底课程,针对传统课程理论性强、原理抽象、重计算轻应用等常规授课缺乏,通过引入多媒体、仿真软件、新兴行业应用案例分析等各类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关键词:电机拖动 手段 方法电机拖动是高等学校本科电气、电子信息类和局部非电专业本科生在工业自动化应用领域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目前,电机拖动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开展非常迅速,日益渗透到新能源利用、2025 先进工业制造、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新兴相关学科领域,并发挥重要作用,对我国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电机拖动》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工程性、实践性。这种“超强理论课”使大局部学生望而生畏,学习起来严重缺乏自信,导致教学效果偏差[1]。多年来,《电机拖动》课程根本沿用了前苏联教材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中过于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对电机特别是其各种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在工程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却较少涉及[2]。单一的“理论教学+验证实验”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提欢乐趣,更好的掌握这门课程,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一、授课现状局限性传统《电机拖动》课程主要通过老师采纳常规授课方式。学生首先进行知识学习,然后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重复性练习〔包括记忆公式、做大量习题、实验等〕,同时通过假设干关于电机接线、调节的简单认知实验环节建立对实际电机拖动系统的直观认识,最后通过考试,假如成绩合格就认为学生掌握了电机拖动技术方面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这是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但是错误的理念,表达在学生对电机拖动技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虽然经过了大量的知识强化训练,但最后仍无法思考所学知识应该用到何处。常规《电机拖动》课程授课方式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由于缺乏有效训练手段和方法,使得学生无法具备将电机拖动根本理论、计算与实际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分析相结合的能力,如图 1 所示。二、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一〕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工具开展教学。例如,绪论环节增加包含短视频、Flah 动画等多媒体的课程内容,同时带着学生参观新型直线或平面电机讨论中心,激发学生对电机拖动技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电机拖动这门课的重要性。〔二〕大量使用 MATLAB、ANSYS 等电机仿真软件。通过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