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乐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乐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国歌的原名及其词曲作者,知道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理解歌词的含义。 (2)准确掌握国歌的旋律、节拍、节奏、力度及歌词等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演唱歌曲中,体会国歌的情感并能唱好国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意学习国歌及其音乐相关知识,能够体会并用歌声真正表达国歌的神圣与庄严。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国歌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真正体会国歌的神圣与庄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新课讲授 (一)、寻找国歌: 请你认真想想,那些场合会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感受国歌 1.思考 (1)关于国歌,你知道多少?诞生时间、背景、词曲作者、国歌的故事、深刻含义、积极作用。 (2)今日为什么还要学国歌? (3)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2.学生讨论回答,教室补充讲解。 A、《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 1935 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 70 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B、国歌同国旗、国徽一样,是国家的象征。给予国歌与国旗、国徽同样的宪法地位,有利于维护国歌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和国家荣誉感。 3.播放国歌,学生倾听,体会反思 (三)、作业 收集关于国歌的音乐知识 第二课时 一、歌曲导入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新课讲授 1、播放国歌,思考 (1)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要加上重音记号? 用重音(“〉”)唱出强调了形势的严峻。突然乐句被一个八分休止符打断,接着唱出 “最危险的时候”,告诉人们,国家和民族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 (2)为什么在“前进!前进!前进!进!”要多加个“进”字?并加重音记号? 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结尾时再三强调“前进”两字,音乐上富有动力,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往直前的伟大精神。 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跟随伴奏演唱。 (3)三个“起来”有什么含义? 音一个比一个—个高,力度是越来越强,旋律往上走的。在音乐创作上叫做“上行”。表现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