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吴氏中馈录》记载了一道菜的做法,是 淡醋一分,酒一分,水一分,盐、甘草调和其味得所,煎滚,下菜苗丝、桔皮丝各少许,白芷一二小片掺菜上,重汤顿,勿令’‘’开,至熟食之。 这个菜的名字,叫 三和菜 。‘’‘’不过,今日想谈的,不是这道菜,而是因为以前写过 三禾宴 ,最近又写过 三杯鸡 ,所以 ‘’想起了三这个数字和菜的关系。 三和菜的关系,当然先想到 三和油 ,是用醋、芝麻油和‘’酱油造成的 拌汁 。 ‘’用来凉拌在菜上,非常可口。 北京菜有 三不黏 ,是用蛋黄、白糖和淀粉搅拌成粥状去炒‘’熟,因为一不黏锅,二不黏盘,三不黏牙而名之曰 三不黏 。‘’浙江菜中有 三杯鳝 ,是取黄鳝的中段,稍为炸一炸,再焗至酥熟,然后以酱油、麻油和 ‘’茅台酒各一杯去焖煨。 云南菜则有 三鸡相会 ,三鸡是鸡的鸡脯肉、田鸡切块,以及云南着名的菌类鸡。‘’ 假如不知道云南的鸡菌,这 第三鸡 真是想爆头也想不出来是一种什么鸡了。 古代食谱中‘’‘有一道 三煮瓜 ,是 青瓜坚老者切作两片,每一片用盐半两、酱一两、紫苏、甘草少许腌、伏时,连卤夜煮,日晒,凡三次。’ ‘’煮后晒,至两天,留甑上蒸之,晒干收贮。 湖北有道美肴: 三耳猴头 ,是用神农架出产的猴头菌,兴山的血耳、恩施的石耳和房县的桂花耳加冰糖炖,光是找材料就够烦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