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诊疗进展白血病•淋巴瘤 2014-05-31 发表评论分享文章作者:侯慧明刘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发生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一种特异的免疫现象,是移植物组织中的免疫活性细胞与组织抗原不相容的受者组织之间的反应。即便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完全匹配的亲缘供者移植,且受者接受严格的免疫抑制预防,仍有 30%~60%的患者移植后有发生 aGVHD 的风险,因移植种类不同有明显临床征象的 II-W 度 aGVHD 的发病率在 10%~80%,平均 40%,—般发生于移植后 20~40d 内,且发生时间越早越容易进展为重度 aGVHD。aGVHD 主要累及皮肤(皮疹或皮炎)、肝脏(肝炎或黄疸)和胃肠道(腹痛或腹泻)。目前对于 aGVHD 的诊断世界上多采用西雅图诊断标准。1aGVHD 的发病机制感染、前期放化疗、移植前预处理及基础疾病等危险因素可导致宿主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失调,上调白细胞黏附分子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抗原(MHC)在靶组织的表达,并接受来自受者和(或)供者的抗原提呈细胞(APC)提呈,从而促进供者 T 细胞对宿主 MHC 和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IH)的识别。MHCD 类抗原(HLA-DR、HLA-DP、HLA-DQ)刺激 CD4[T 细胞,诱发针对 MHCn差异的 GVHD;而 MHCI 类抗原(HLA-A、HLA-B、HLA-C)可刺激 CD8[T 细胞,诱发针对MHCI 差异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此外,宿主 APC 也通过 B7/CD28 途径提供共刺激信号,抗原提呈导致 T 细胞活化为T 辅助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 7,促进 T 细胞进一步活化、增殖、分化为毒性 T 细胞,同时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从而激发 aGVHD。这些也佐证了“细胞因子风暴”学说,为后期开展以细胞因子为主的靶向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活化的 T 细胞高表达死亡受体 FaS 配体(FasL),参与启动 caspase 途径的级联反应,穿孔素-粒酶、CTL 及 NK 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则直接杀伤靶细胞,巨噬细胞对组织、器官有损害作用,最终引起宿主靶器官和全身反应。综合以上机制,可将 aGVHD 的发生分为连续的 3 个阶段,即 APC 活化;供者 T 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和迁移;靶器官的损伤。2 aGVHD 的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aGVHD 是一个临床病理综合征,可累及一个或多个器官,典型临床表现一般出现在清髓性 allo-HSCT 后 20~40d 内,或在减低强度预处理后更迟时间内。莫晓东等分析 300 例接受 allo-HS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