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药物的副作用的认识 药物说明书上药物副作用一栏中会写出许许多多的副作用,这是实事求是的作法,告诉大家要细心观察,有问题及早找医生诊治。但某个药物的副作用是在极少数人中出现,症状很轻,对身体影响不大,才能批准在医疗市场上市。所以,尽管说明书上写着很多的副作用,大可不必担心,而那些标榜无副作用的药物,反倒不可信任。 熟悉药物名称 每种药至少有两个名字,药名和商品名,有的还有一个化学名。药名只有一个,是世界统一的,但不同厂家生产同一种药可起不同的商品名。 用降糖药要了解药物禁忌 假如排泄某种药物的脏器有障碍,这种药就不能用,否则会引起药物在体内的蓄积,降糖药蓄积可以造成低血糖,肾功能不全者用苯乙双胍(降糖灵)产生的乳酸排不出去会引起乳酸性酸中毒。所以,当第一次看病的时候,首先要检查肾功能和肝功能,保证用药的安全。 进食量准确 生活有规律是调整降糖药的前提。没有患糖尿病的人,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可以随着进食量的大小引起血糖的高低来分泌,使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糖尿病患者则不行。外源注射胰岛素的剂量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是在科学饮食、运动和正常的生活的基础上摸索出来的,摸索出来的降糖药剂量不会随着血糖波动而变化,所以进食量准确,生活有规律是调整降糖药的前提。 不吃饭不用降糖药 有人因某些原因吃不下饭或不吃饭,总认为药是治病的不能不吃,但假如吃了降糖药不吃饭或吃的量不够,易发生低血糖,所以当主食吃的量不够应减少降糖药的剂量,主食的量恢复以后再恢复原降糖药的剂量。 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 任何降糖药的使用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第一次为投石问路,经过一段时间药物的积累作用达到最终稳定结果后,根据血糖监测的情况进行调整,逐渐增加药物剂量,直至把血糖控制到理想程度。此时的药物剂量可在一段长时间内不再改变,血糖间或高不要轻易增加降糖药的剂量,要寻找原因,针对原因解决问题。 调整口服降糖药的周期 任何药物都有它的作用高峰时间和作用消逝时间,我们把药物作用减少到一半的时间叫做半衰期,5 个半衰期后可认为药物基本排出体外,长期用药,还有药物的积累效应。临床上发现,用口服降糖药或调整口服降糖药,第一周血糖变化不明显,第二周逐渐下降,第三周末血糖降到一定程度不再下降,可认为是该药量的最终结果,故调整口服降糖药需每 3-4 周调一次。 有依据的调整降糖药物使用 血糖未控制好的原因很复杂,包括吃饭的时间、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