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学生国学大赛全国中学生国学大赛全国中学生国学等级考试《考试说明》(修订方案)2024 年 10 月 30 日 (一)考试性质 全国中学生国学大赛暨国学等级考试是合格高、初中生和具有同等能力素养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竞赛与考试。因此,全国中学生国学大赛暨国学考试应具有较高的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组别 分为高中组和初中组两组,考试形式、时长、考点、题型等一致,但在能力要求上,初中组偏重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而高中组则偏重对知识的综合性运用和探究。 (三)考试形式 (四)考试科目、时长与分值 (五)试卷结构 (六)试题类型 (七)能力要求 1.识记与理解知识的能力 2.猎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 3.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4.描述与阐释事物的能力 5.论证与探究问题的能力 6.审美与表达思想的能力 (八)考试范围 (九)考试样题 为使考生对大赛试题和国学能力素养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编制了以下参考样题。参考样题与大赛试题没有对应关系。 单项选择题 1.右耳旁是以下哪个字的变形 A.阜 B.邑 C.土 D.手 【答案】B 【解析】考察汉字偏旁部首,难度低。 2.《说文解字·叙》中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六书”中的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答案】B 【解析】考察汉字六书,难度中。 3.《礼记·大学》“如好好色也”一句下面,陆德明《经典释文》云:“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据此,“好好”两个字对应的今音应该是 A.都读 hǎoB.前者读 hào,后者读 hǎo C.都读 hàoD.前者读 hǎo,后者读 hào 【答案】B 【解析】考察反切、如字等传统小学术语,难度高。 4.被誉为“诗佛”的唐代诗人是 A.王维 B.李贺 C.孟浩然 D.刘禹锡 【答案】A 【解析】考察唐代诗人,难度低。 5.下列诗句所吟咏的历史人物与其他几句不同的是 A.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D.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答案】B 【解析】考察古诗词内涵理解,难度中。 6.《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不包括 A.妙玉 B.李纨 C.巧姐 D.晴雯 【答案】D 【解析】考察明清小说,难度高。 7.被后世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大禹 B.伏羲 C.黄帝 D.女娲 【答案】C 【解析】考察史学文献中的古史传说,难度低。 8.《百家姓》首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