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代课老师生存状况个案讨论【摘要】本文主要采纳个案讨论法对代课老师从入职门槛、工作状况、生活状况、社会地位四个方面讨论其生存状况,得出以下讨论结果:代课老师门槛低,进入机制不法律规范;代课老师经济收入低,家庭经济困难;工作任务重,职业幸福感差;生活条件差强人意。从讨论结果出发,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提高门槛,法律规范代课老师进入机制;改革代课老师工资机制,提高代课老师收入;落实人文关怀,提高代课老师职业幸福感;大力改善代课老师的生活条件。代课老师,又称临聘老师。聘请代课老师,是在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尤其在一些贫困偏远地区,因校点分散、编制不够而采纳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从解放初期到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代课老师存在数量少,没有像民办老师那样成为社会的突出问题。1980 年全国开始整顿民办老师,代课老师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1997 年代课老师数量突破 100 万,达到了顶峰。2001 年,国家提出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要求应仔细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各项配套工作,压缩人员,精简和优化中小学老师队伍。至此,代课老师开始收缩。但我国教育部网站 2024 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现有小学教职工总数为 6109847 人,其中专任老师 5617091 人,代课老师为 203802 人,占专任老师的 4%。因此,代课老师群体仍不容忽视。本文以四川达州市一名代课老师为个案,从代课老师的入职门槛、工作状况、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四方面反映其真实的生存状况,呼吁社会给予教育领域中的这一弱势群体以更多的关注,并为我国有关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供现实依据,促进我国老师事业的均衡化进展。一、代课老师生存状况素描H 学校始建于 1913 年,学校占地面积 5041 平方米,辖区下设 10 所村小。现有幼儿园大、中、小三个幼儿班,一年级到六年级 24 个教学班,全校约有 110 个老师,1200 个学生,其中代课老师约有 10 名,占老师总人数的 9%。(一)入职门槛假期马上就要过完了,而我还没有找到实习的学校,家里人很着急。一天,舅舅告诉我 H 校正在招聘代课老师,让我去试一下。第二天,我特意收拾了一下自己,怀着迫切的心情去应聘。接待我的是校长,我很紧张,怕自己不够优秀入不了校长的眼,结果校长只是问了我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我的学历、是否有老师资格证、以前带过班没有等,就让我来上班,我真的没有想到会如此的顺利。原来,这所学校六年级三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某老师由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