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探究动物学野外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改革野外实习管理模式的内容,启发学生更好地融入自然且在野外实习中获得更多知识,为学生制造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条件。通过分析动物学野外实习在高校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院多年的野外实践摸索和改革经验,在经费支持、指导老师队伍建设、实习时间和地点安排、实习纪律和考核制定、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新型的管理模式,以此提高野外实习的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 动物学 野外实习 现状与问题 管理模式动物学是生物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动物学课程是高校生物科学专业的精品骨干课程,其主要的教学特色是重理论强实操,体现了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在动物学人才培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动物学野外实习是动物学课程教学规划中将书本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它不仅巩固了书本理论和实验操作知识,而且全面提高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养[1-4]。所以,做好动物学野外实习具有至关重要的实践意义。近年来,各——高等院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而作为师范类高校的主干课程动物学,也需要跟上教学改革大潮流的步伐。动物学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课堂双语教学的推动和实施,由于经费、扩招、课时压缩等原因,重要的野外实践环节被减缩或缺失,但也有部分高校对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和管理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究和实践[3-5],并提出了野外实习在动物学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本讨论了国内各大高校教改的经验和实践,结合我校教学特色及所处特别地理位置,就我校动物学野外实习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尝试和探究,在野外实践中得到了师生的好评,为强化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效果提供了参考。1.动物学野外实习存在的问题当前诸多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课堂学时减缩和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等,给动物学教学带来了很多问题,如简化实习部分、缩小实习地范围、学生及老师队伍比例失调等。因此,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实事求是地开展动物学野外实习成为当前高校一直探究的热点问题[6-7]。依据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1.1 实习地域狭小,实习内容有限。我国幅员辽阔,横跨古北界和东洋界两大动物地理区域,动物资源丰富,各类群的物种比例约为世界动物各类群的 1/10,在一些动物类群中,所占比例可能更高;各类动物的生活环境多样,不同的环境中生存有不同的动物种类,这就对动物学野外实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