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政府机构与官职等级古代政府机构与官职等级 政府机构的划分,大约是从西周开始的。 西周分管部门共有六个: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这六个官职代表了六个部门。担任这些官职的人一般都是大夫。 秦汉时期有“九卿”之说,“九卿”是对中央各部门长官的一种尊敬的称号。君主家事与国事不分,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混杂在一起,是秦汉九卿的重要特点。 ① 太常(奉常)掌宗庙礼仪,其属下有太史令掌天象历法,太医令掌医疗,博士掌经学传授; ② 郎中令掌宫殿门户的守卫,其属下有大夫掌议论,有谒者掌引见传达; ③ 卫尉掌宫门警卫; ④ 太仆掌皇帝车马,兼管全国的马政; ⑤ 廷尉为全国最高司法官; ⑥ 典客掌接待少数民族事; ⑦ 宗正掌皇族事务; ⑧ 治粟内史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 ⑨ 少府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 九卿之外,有执金吾掌京师治安,将作大匠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大长秋掌宣达皇后旨意与管理宫中事务。九卿加上此三卿即为十二卿。 魏晋以后,尚书机构得到迅速进展。尚书台的总人数由秦时的七人猛增到六十多人,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以后尚书各曹逐渐变为部,到隋唐时确定为六部,唐代定名为吏、户、礼、兵、刑、工,此后一直沿用到清代。六部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 ① 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等事; ② 户部掌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 ③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 ④ 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 ⑤ 刑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 ⑥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六部取代的秦汉九卿的大部分职权,九卿名称虽还存在,但内容有很大变化,有的甚至完全不同了,如: ① 太常称太常寺卿; ② 光禄勋称光禄寺卿; ③ 卫尉称卫尉寺卿; ④ 太仆称太仆寺卿; ⑤ 廷尉称大理寺卿; ⑥ 宗正称宗正寺卿; ⑦ 大鸿胪称鸿胪寺卿; ⑧ 大司农称司农寺卿; ⑨ 太府称太府寺卿。 九寺到清代只剩下五个:即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北魏、北齐设置的昭玄寺,以大统、统为长官,是我国第一个掌管佛教的专门机构。 隋唐开始设五监。唐代的五监是: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 ① 国子监是主管学校教育的机构; ② 少府监是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的机构; ③ 将作监是掌宫室、宗...